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14年第7期 > 正文
编号:12464786
认知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神经和认知功能的影响(1)
http://www.100md.com 2014年3月5日 孙萍琴 周玲儿 杨永秀
第1页

    参见附件(1951KB,2页)。

     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七病区,浙江杭州 310013

    [摘要] 目的 探讨认知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症(PSD)患者神经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7月~2013年6月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住院治疗PSD患者84例,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常规护理组,每组各42例。两组患者均常规予以营养保护脑细胞和改善脑部血循环。常规护理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护理干预组予以认知护理干预,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抑郁症状、神经和认知功能的变化。 结果 干预4周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常规护理组(23.21±4.78)分、(60.12±14.02)分,护理干预组(19.76±4.15)分、(53.61±13.84)分]均低于干预前[常规护理组(27.72±4.89)分、(67.24±18.57)分,护理干预组(28.01±5.04)分、(68.02±19.8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且护理干预组两个评分值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同时两组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CNS)评分[常规护理组(16.15±3.37)分,护理干预组(12.05±2.89)分]低于干预前[常规护理组(20.82±4.16)分,护理干预组(20.54±4.4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简明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常规护理组(20.22±4.83)分,护理干预组(24.34±5.07)分]高于干预前[常规护理组(16 ......
------
    孙萍琴 周玲儿 杨永秀 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七病区;

    【摘要】目的探讨认知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症(PSD)患者神经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3年6月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住院治疗PSD患者84例,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常规护理组,每组各42例。两组患者均常规予以营养保护脑细胞和改善脑部血循环。常规护理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护理干预组予以认知护理干预,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抑郁症状、神经和认知功能的变化。结果干预4周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常规护理组(23.21±4.78)分、(60.12±14.02)分,护理干预组(19.76±4.15)分、(53.61±13.84)分]均低于干预前[常规护理组(27.72±4.89)分、(67.24±18.57)分,护理干预组(28.01±5.04)分、(68.02±19.8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护理干预组两个评分值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CNS)评分[常规护理组(16.15±3.37)分,护理干预组(12.05±2.89)分]低于干预前[常规护理组(20.82±4.16)分,护理干预组(20.54±4.4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简明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常规护理组(20.22±4.83)分,护理干预组(24.34±5.07)分]高于干预前[常规护理组(16.15±4.05)分,护理干预组(15.92±4.1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护理干预组CNS评分低于常规护理组,MMSE评分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PSD患者心理状态,改善其抑郁症状,促进患者神经和认知功能的尽早恢复。

    【关键词】 脑卒中 抑郁 认知护理 神经功能 认知功能

    【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计划(编号2010KYA165)

    【分类号】R473.74

    脑卒中是老年患者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致残率和后遗症的发生率较高[1]。脑卒中后抑郁症(PSD)是脑卒中较常见的后遗症之一,可减缓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加重患者认知功能障碍,越来越多受到临床关注[2-3]。近年来研究发现认知护理干预对PSD患者神经、体运动功能和认知功能具有一定的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951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