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我国儿童健康成长构建良好就医环境(1)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儿童的健康成长需要社会的加倍关爱和保护。目前,儿童的医疗却面临一个尴尬的局面:专科医院少,儿科医生缺乏,2.67亿的中国儿童却只有6.2万名儿科医师,相当于每1000个儿童,只有0.26个儿科医生。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副院长李秋呼吁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就医环境,并希望这一摆在社会和政府面前的难题能够引起社会各界的积极关注和探讨。同时,为最大限度地整合医疗诊断资源,李秋代表还呼吁大力发展第三方医学诊断服务,并建议将HIV病毒初筛检测纳入常规体检项目,以期达到早发现、早治疗艾滋病的目的。
儿童就医环境现状堪忧
据李秋代表介绍,目前中国儿科医师人力资源严重不足,培养机制缺失。据报道,自1999年开始,中国内地医学院校陆续撤销了儿科学专业,后来虽于2012年部分恢复招生,但招生量较小,每年只有几千人,距20万的缺口较大,而且医学生毕业后真正发挥作用还需8至10年;同时,在医学院校生源紧张的大背景下,愿意从事儿科的医学生更是少之又少。中国儿童人口数与儿科医师的比值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2.67亿的中国儿童只有6.2万儿科医师。按1∶1000的比例估算,儿科专业医师缺口逾20万。从全国来说,每1万名儿童,仅有2.6名儿科医师;即使在上海,每千名儿童,也仅拥有1名儿科医师。
李秋代表进一步介绍说,综合医院设立儿科病房生存艰难。这主要表现在儿科医师工作方面的“艰难”。儿童病人属于被动就医,在医疗行为过程中护理难、操作难、交流难。目前中国多数医院存在“以药养医”,成人药品消耗大,药品收入高。儿科病人用药按公斤体重计算,药品消耗小、收入少;综合医院的仪器设备药品、指标均对成人开放,缺乏儿童专科特性。此外还有儿科疾病变化快、风险大,医护人员配置比例要求高等问题。
“而且,儿童健康监测指标也不透明。”李秋代表说,我国儿童的许多健康指标、正常值参考国外的标准,许多儿童疾病的发病率缺乏全国性数据。她在国际儿科年会上交流时发现,年会上有很多第三世界国家数据,唯独没有我国的。这与我国的经济发展形势极不匹配,更不利于及时发现儿童的发育偏差和疾病谱变化,不利于国家制定儿童健康政策。
“我们的儿童医保政策也不健全。”李秋代表进一步介绍说,我国儿童医保类型单一,只有城乡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商业医疗保险,而成人有职工医保、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商业医疗保险等多种。许多儿童同时的检查项目、诊疗项目、儿童专用药物均没有纳入报销范围,且在一些省市报销比仅占25%左右;儿童重大疾病报销病种少,只包括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儿童白血病、地中海贫血、唇腭裂四种,但成人重大疾病病种共有10种。当前儿童传染病管理硬件缺乏。许多地区或医院根本没有设施健全的专门的儿童传染病就诊流程和病房,成人传染病院的医护人员又缺乏儿童疾病的诊疗护理经验;部分发育缺陷或先天疾患的儿童不允许接种疫苗,这些孩子既是传染病的易感人群,而且一旦患病,又是顽固的传染源。儿童疾病谱也与成人不一样。儿童是成长中的个体,而且新生儿和幼儿的生理状态完全不一样,他们的生理状态变化快、容易发生发育中的疾病和先天疾病;儿童本身属于脆弱高危发病人群,容易受到环境和外界影响。许多疾病如果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就可以完全恢复如正常人,但诊断治疗的延误,却往往令人遗憾地造成孩子们的终身残疾。
李秋代表还指出,在现阶段,食品安全、环境健康对儿童的伤害更大。这体现在儿童专用食品少,食品无要素含量标记,没有选择参考说明,影响儿童对健康食品的选择;目前中国Pm2.5污染对儿童的成长影响虽无详细研究,但呼吸道疾病的发病如哮喘等,以及危重情况的发生正在增多。“除此之外,儿童医学研究项目资金投入少,使许多儿童疾病未能进行普查,许多儿童疾病诊疗技术难关久攻不下;而留守儿童及独生子女小孩的心理发育等,也是目前存在的健康难题。”李秋代表说。
我国亟需构造良好的
儿童就医环境
综合以上众多因素,李秋代表认为,除全社会均应该关注儿童健康外,政府也应该出台相应政策,进一步为儿童健康成长构建良好的就医环境。首先应该尽快改善我国儿科医生短缺的现状。通过教育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及政府主管部门的协调,促使有儿科学教学传统和能力的医学院校,首先恢复儿科学专业招生,同时大力扶植条件成熟的院校增设儿科学专业,在儿童医院建立儿科医生培训基地,解决儿科医生的短缺问题。政府应该从政策层面上增加儿科医师的职称、晋升、收入的支持力度,从儿科专科设置等学科发展方面增加投入,引导其他医学专业的人员转行成为儿科医师;增加儿童专科医院的数量或扩大儿童专科医院规模。政府应该加大儿童专科医院及儿童传染病院的建设,在不同规模的城市建立不同规模、不同数量的儿童医院;三级综合医院必须依据国家卫计委(原卫生部)《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按要求设置儿科,解决儿科医疗资源匮乏的问题;而且不得擅自缩减儿科病床、取消儿科病房,更不得撤销儿科。
李秋代表还建议:各级医疗机构在收入分配上要向儿科倾斜,保障儿科医生的合理待遇,充分调动儿科医生从事儿科工作的积极性;必须加强基层儿科服务能力建设,建立健全儿科住院医师培训制度,建立社区儿科医生队伍,完善三级转诊体系。增加儿童医保报销比例和内涵。增加儿童医保的渠道,扩大儿童特大疾病救治范围,制定专门的儿童重特大疾病资助疾病谱,并区别于成人。同时在全国开展新生儿筛查,早期发现先天性或遗传性疾病,并实施早期干预,减少儿童残疾的发生率。各地方政府制定本地常见遗传疾病的婚前体检内容并依法监督执行。此外,还要改革儿童医疗收费项目。儿童疾病诊疗项目收费应该与成人有差别。
李秋代表介绍说,目前,国家物价局、国家发改委、国家卫计委正在推出儿童一般操作项目、手术、侵入性检查收费上浮30%的专项政策,希望尽快出台及推行,确保儿科医护人员的人力及技术资源价值得以更充分的体现。 (王霞)
儿童就医环境现状堪忧
据李秋代表介绍,目前中国儿科医师人力资源严重不足,培养机制缺失。据报道,自1999年开始,中国内地医学院校陆续撤销了儿科学专业,后来虽于2012年部分恢复招生,但招生量较小,每年只有几千人,距20万的缺口较大,而且医学生毕业后真正发挥作用还需8至10年;同时,在医学院校生源紧张的大背景下,愿意从事儿科的医学生更是少之又少。中国儿童人口数与儿科医师的比值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2.67亿的中国儿童只有6.2万儿科医师。按1∶1000的比例估算,儿科专业医师缺口逾20万。从全国来说,每1万名儿童,仅有2.6名儿科医师;即使在上海,每千名儿童,也仅拥有1名儿科医师。
李秋代表进一步介绍说,综合医院设立儿科病房生存艰难。这主要表现在儿科医师工作方面的“艰难”。儿童病人属于被动就医,在医疗行为过程中护理难、操作难、交流难。目前中国多数医院存在“以药养医”,成人药品消耗大,药品收入高。儿科病人用药按公斤体重计算,药品消耗小、收入少;综合医院的仪器设备药品、指标均对成人开放,缺乏儿童专科特性。此外还有儿科疾病变化快、风险大,医护人员配置比例要求高等问题。
“而且,儿童健康监测指标也不透明。”李秋代表说,我国儿童的许多健康指标、正常值参考国外的标准,许多儿童疾病的发病率缺乏全国性数据。她在国际儿科年会上交流时发现,年会上有很多第三世界国家数据,唯独没有我国的。这与我国的经济发展形势极不匹配,更不利于及时发现儿童的发育偏差和疾病谱变化,不利于国家制定儿童健康政策。
“我们的儿童医保政策也不健全。”李秋代表进一步介绍说,我国儿童医保类型单一,只有城乡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商业医疗保险,而成人有职工医保、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商业医疗保险等多种。许多儿童同时的检查项目、诊疗项目、儿童专用药物均没有纳入报销范围,且在一些省市报销比仅占25%左右;儿童重大疾病报销病种少,只包括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儿童白血病、地中海贫血、唇腭裂四种,但成人重大疾病病种共有10种。当前儿童传染病管理硬件缺乏。许多地区或医院根本没有设施健全的专门的儿童传染病就诊流程和病房,成人传染病院的医护人员又缺乏儿童疾病的诊疗护理经验;部分发育缺陷或先天疾患的儿童不允许接种疫苗,这些孩子既是传染病的易感人群,而且一旦患病,又是顽固的传染源。儿童疾病谱也与成人不一样。儿童是成长中的个体,而且新生儿和幼儿的生理状态完全不一样,他们的生理状态变化快、容易发生发育中的疾病和先天疾病;儿童本身属于脆弱高危发病人群,容易受到环境和外界影响。许多疾病如果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就可以完全恢复如正常人,但诊断治疗的延误,却往往令人遗憾地造成孩子们的终身残疾。
李秋代表还指出,在现阶段,食品安全、环境健康对儿童的伤害更大。这体现在儿童专用食品少,食品无要素含量标记,没有选择参考说明,影响儿童对健康食品的选择;目前中国Pm2.5污染对儿童的成长影响虽无详细研究,但呼吸道疾病的发病如哮喘等,以及危重情况的发生正在增多。“除此之外,儿童医学研究项目资金投入少,使许多儿童疾病未能进行普查,许多儿童疾病诊疗技术难关久攻不下;而留守儿童及独生子女小孩的心理发育等,也是目前存在的健康难题。”李秋代表说。
我国亟需构造良好的
儿童就医环境
综合以上众多因素,李秋代表认为,除全社会均应该关注儿童健康外,政府也应该出台相应政策,进一步为儿童健康成长构建良好的就医环境。首先应该尽快改善我国儿科医生短缺的现状。通过教育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及政府主管部门的协调,促使有儿科学教学传统和能力的医学院校,首先恢复儿科学专业招生,同时大力扶植条件成熟的院校增设儿科学专业,在儿童医院建立儿科医生培训基地,解决儿科医生的短缺问题。政府应该从政策层面上增加儿科医师的职称、晋升、收入的支持力度,从儿科专科设置等学科发展方面增加投入,引导其他医学专业的人员转行成为儿科医师;增加儿童专科医院的数量或扩大儿童专科医院规模。政府应该加大儿童专科医院及儿童传染病院的建设,在不同规模的城市建立不同规模、不同数量的儿童医院;三级综合医院必须依据国家卫计委(原卫生部)《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按要求设置儿科,解决儿科医疗资源匮乏的问题;而且不得擅自缩减儿科病床、取消儿科病房,更不得撤销儿科。
李秋代表还建议:各级医疗机构在收入分配上要向儿科倾斜,保障儿科医生的合理待遇,充分调动儿科医生从事儿科工作的积极性;必须加强基层儿科服务能力建设,建立健全儿科住院医师培训制度,建立社区儿科医生队伍,完善三级转诊体系。增加儿童医保报销比例和内涵。增加儿童医保的渠道,扩大儿童特大疾病救治范围,制定专门的儿童重特大疾病资助疾病谱,并区别于成人。同时在全国开展新生儿筛查,早期发现先天性或遗传性疾病,并实施早期干预,减少儿童残疾的发生率。各地方政府制定本地常见遗传疾病的婚前体检内容并依法监督执行。此外,还要改革儿童医疗收费项目。儿童疾病诊疗项目收费应该与成人有差别。
李秋代表介绍说,目前,国家物价局、国家发改委、国家卫计委正在推出儿童一般操作项目、手术、侵入性检查收费上浮30%的专项政策,希望尽快出台及推行,确保儿科医护人员的人力及技术资源价值得以更充分的体现。 (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