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14年第12期
编号:13130835
肠道致病大肠埃希菌流行病学和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3)
http://www.100md.com 2014年4月25日 《中国医药导报》 2014年第12期
     2.1.5 AIECAIEC感染的第一步是通过Ⅰ型菌毛移植肠道上皮,异常结合在CEACAM6受体上。这种受体在回肠黏膜的克罗恩病(CD)患者身上过度表达,同时AIEC可以利用M细胞的特性交叉屏障肠道。AIEC分泌的外膜囊泡(OMVS)是AIEC入侵肠上皮细胞必需的,分泌外膜囊泡包含外膜蛋白A(OMPA)与ER-应激反应蛋白GP96相互作用,其方式可能是通过释放效应蛋白到宿主细胞,完成AIEC的入侵。AIEC能够在被感染的巨噬细胞固有层里的吞噬溶酶体中存活和复制,导致肿瘤坏死因子分泌增加而引起的炎症,这些都与克罗恩病有关[23]。除外膜蛋白A通过这种机制释放OMVS外,其他效应蛋白的作用机制并不清楚,还有AIEC入侵到上皮细胞需要肌动蛋白和微管参与的分子机制也不清楚。

    2.2 依赖T3SS致病型大肠埃希菌的分子作用机制

    在致病大肠埃希菌感染期间,依赖T3SS致病型的EHEC和EPEC主要存在细胞外,而EIEC存在于细胞内。尽管EPEC/EHEC和EIEC/志贺杆菌的生存方式和T3SS的起源不同(分别源于毒力岛编码基因和PINV编码基因),但共享许多T3SS的异位蛋白质(如EspG等),从而表现出相似的感染方式。

    2.2.1 EPECEPEC染色体上有一个35 kb的LEE毒力岛,主要调控黏附-抹平(A/E)病变效应,即表现为EPEC紧密黏附在肠上皮黏膜,引起上皮细胞肌动蛋白聚合,造成肠黏膜绒毛被破坏 ......
上一页1 2 3 4 5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65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