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14年第13期
编号:13128958
影像学测量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治疗与评价中的应用(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5月5日 《中国医药导报》 2014年第13期
     3.1 有关TMD的X线检查

    X线投影测量常用于评价治疗过程中引起的颌面形态结构变化,经常采用的颅部标志点有三个[10]:①颅底点(basion,Ba):枕骨大孔前缘的中点,后颅底的标志点。②耳点(porion,P):外耳道最上点,上颌标志点,翼上颌裂点(pterygomaxillary Fissure Ptm)。翼上颌裂在X线片上呈泪滴形。裂点就是泪珠的尖端,是翼上颌的最低点,在生长发育中,该点生长较稳定。③关节点(articulare,Ar):下颌部的常用标志点,颅底下缘和下颌髁突颈后缘的交点,虽然髁顶点(condylion,Co)是髁突影像的最上点,但头颅侧位片该点不易辨,故用关节点代替髁顶点。

    X线对于TMD的检查多以曲面体层、许勒位、髁突经咽侧位等常规投照方法拍摄,可发现有关节间隙改变和骨质改变,如硬化、骨破坏和增生、囊样变等。但是杨建波等[11]认为许勒位及髁状突经咽侧位投照是传统X线检查颞下颌关节张闭口位投照技术,因患者头颅径线差异,很难一次成功得到四组满意照片,常需重复照射。进而有岳丈军等[12]认为对于较复杂的头颅特殊体位可将被摄部位作为主体,而不必考虑更多的因素(如头颅的头颅指数、角度的大小),进行适当体位设计能够直观的一次性成像,成功率为98.69%,符合诊断要求,并且与常规许、梅氏位显示方法所获得的图像显示效果相同,操作较简便,易于掌握。

    虽然目前对于X线平片应用TMD诊断的研究数量相对少,但还是有不少学者从正面或侧面给予关注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76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