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14年第14期
编号:13127945
肝脾疏络饮联合西医治疗肝衰竭的B超下病理改变(1)
http://www.100md.com 2014年5月15日 蒋佳兰 王玥莲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观察肝脾疏络饮联合西医治疗肝衰竭患者彩色B超下肝脏的改善情况。方法 收集眉山市中医医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28例确诊肝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西医组和中西医结合组,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人工肝治疗,中西医结合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加用肝脾疏络饮。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彩色B超显示的肝脏变化。 结果 西医组治疗4周肝包膜、实质回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中西医结合组治疗4周肝包膜、实质回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4周时西医组与中西医结合组肝包膜、实质回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西医组治疗8周肝包膜、实质回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中西医结合组治疗8周肝包膜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45),实质回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8周时中西医结合组与西医组肝包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31),两组实质回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与治疗前比较,中西医结合组治疗第8周门静脉主干直径、脾静脉宽度及脾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2.23、2.15、1.95,均P < 0.05)。两组治疗8周后门静脉主干直径及脾静脉宽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2.27、2.25,均P < 0.05),脾厚度变化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 0.39,P > 0.05)。 结论 通过B超初探肝脾疏络饮联合西医治疗对肝衰竭患者的肝脏及相关病理改变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关键词] 肝衰竭;肝脾疏络饮;B超

    [中图分类号] R575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