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盲区”,在学科探索的道路上永不止步(1)
2014年6月26日下午。北京。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西医疗楼8楼普外病区普外科副主任姚胜教授办公室。在这里,本刊记者对姚胜教授做了一场有可能引起我国疝和腹壁外科学术领域广泛瞩目的采访。因为在这次采访中,记者第一次了解到了在该学术领域尚未闻及的两个新概念——“发生造口旁疝的孔口应力集中学说”和“腹腔粘连综合症”。
这是姚胜教授在他近30年的普外科临床学科探索中相继“发现”的“盲区”——任何学科发展过程中未被前贤研究总结出的循证医学理念或者是概念,我们都可以称之为“学科盲区”。
新材料的应用使腹壁外科
得到了迅猛发展
采访一开始,姚胜教授操着略带南方口音的普通话向记者简单介绍了他的求学和从医经历:“其实我上学和就业挺顺利的”,他说,“我祖籍河北省河间市,父母都是‘老革命’,上世纪50年代中期举家迁去了福建,我便成了‘福建人’,因为我出生在那里。1986年高中毕业后,我考入了设在广州的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我们那一届,赶上了医学临床6年的学制改革,所以,我读了6年的临床医疗本科,毕业后便于1992年分配到了解放军304医院,也就是现在的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我到了304医院后,先是在各科室轮转了两年,最后被定岗在普外科,一直干到现在……”
姚胜教授尽管语气很轻松,但记者知道,正是这6年的院校学习,为他以后在医学领域所取得的颇多成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至今,他的军衔已经是技术7级,并担任着普外科行政副主任。
“分配到304医院之后,我很荣幸地遇到了名师”,姚胜教授谦逊地介绍说,“我们普外科的老主任李基业教授,是我国疝和腹壁外科的开拓者之一。他把我领进了疝和腹壁外科的学科大门。同时,我还师从马颂章教授等学者,选择了胃肠肿瘤微创治疗、腹壁疝修补、甲状腺乳腺疾病诊治、痔瘘无痛治疗等作为主要学术研究方向。”
谈完他的求学和从医经历之后,姚胜教授向记者简要介绍了国内外疝和腹壁外科的学术发展状况。他认为,疝和腹壁外科在普外科是一门新兴的专业学科。“说是‘新兴的专业学科’,并不是说疾病是‘新兴’的,而是这方面的学术发展特别快;尤其是新型医疗材料的应用,使这门学科得到了迅猛的提高——比如说生物补片。”
姚胜教授继续介绍说,疝尽管有多种,但临床上以“切口疝”最为常见。看似简单的切口疝在治疗上难度却很大,复发率很高。究其原因,是因为传统手术方式是将切口疝周围的组织强行拉在一起缝合,这由于不符合正常的生理规律,所以患者痛苦大,术后并发症多,复发率达30%至50%。
姚胜教授接着说:“1986年,美国医师Lichtenstein提出了‘无张力修补术’这一概念。当时,欧美同行们研制出了高分子人工生物材料,作为‘修补材料’用以加强腹股沟管的后壁,这种方法克服了传统手术——即不用补片的缝合修补法——对正常组织解剖结构的干扰,而且修补后周围组织无张力,所以才命名为‘无张力疝修补术’。目前常用的有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这种术式设计科学、合理,符合正常的解剖和生理要求;与传统手术方法相比,这种手术损伤小、时间短,术后疼痛轻、康复快,并发症少、复发率低,手术适应范围大;同时,新材料的应用更为手术成功提供了保障,也使疝和腹壁外科得到了迅猛发展。”
“我国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引进这一学术理念并应用到临床。”姚胜教授继续介绍说,“我们基本上走的是‘先临床、后科研’的路子——先学习人家的技术,再发展我们自己的学术研究。我们科在国内是较早开展这类技术的团队,我们的老主任李基业教授在1999年中华医学会成立外科分会疝和腹壁外科学组时,就是当初参与组建科学组的5位专家之一。”
谈及我国在该领域的学科地位,姚胜教授认为:“我国目前在疝和腹壁外科领域,至少在亚洲地区是领先的,这一点毫无疑问;和欧美地区相比较,他们的学科发展体现在材料学方面,而我们则在医疗技术方面比较领先,至少是和国际接轨的;也就是说,这个学科在我国虽然‘年轻’,但学术研究却发展得很快。”
提出“发生造口旁疝的
孔口应力集中学说”
姚胜教授最为感慨的是我国在疝和腹壁外科学科发展方面“材料学的研究方面的欠缺,所以,我们总是被别人牵着鼻子走”。
姚胜教授认为,西方国家在材料学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反观我国,最苦恼的是缺少我们自己发明的好的外科材料。其主要问题是我国医生在工程学方面的学术视野较为狭窄,在这方面的综合素养有欠缺,“欧美国家的很多医生,都是学完工科,才去学医的,而我们大部分医生都没有工程学、物理学、材料学等的学术造诣,就是埋头在临床去研究怎么治疗疾病,从而禁锢了更广阔的学术视野。”
基于这些认知,姚胜教授在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后认识到,高分子人工生物材料作为补片应用于临床,也有无法忽视的弊端,比如说患者会有强烈的“体内异物感”。在这一领域,未来在材料学方面,将向脱细胞基质材料发展。“但是,脱细胞基质材料作为生物补片的一种,仍有它的不足之处,将来我们如果能够改进这方面的问题,就能给患者提供更好、更完美的医学服务。”姚胜教授说。
在这种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驱动下,2014年4月份,姚胜教授在治疗切口疝方面提出了一个新观点——“发生造口旁疝的孔口应力集中学说”。
在阐述这一学术新观点时,姚胜教授先介绍说:“在临床上,巨大的切口疝在修补材料应用之前几乎是手术禁区,因为按照传统的治疗方法做手术,其复发率几乎是100%,直到修补材料出现之后,这一问题才得到根本性解决。材料学在这一领域发展到现在,切口疝复发率已大大降低,但在疝与腹壁外科这一领域,我们仍有一些疾病治疗效果很不理想,比如‘造口旁疝’。这种疾病临床治疗不仅难度较大,而且复发率也比较高,至今仍是个学术难点。”
为了能够更充分地说明问题,姚胜教授又介绍说,造口患者目前在全球有百万之多,据推测,我国每年也有10万人因各种原因接受造口手术治疗;而造口旁疝则是造口常见的并发症,资料显示其发生率在3%至10%之间,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呈递增趋势。“造口旁疝严重影响着患者生存质量,病情严重时甚至能危及生命。” (刘志学)
这是姚胜教授在他近30年的普外科临床学科探索中相继“发现”的“盲区”——任何学科发展过程中未被前贤研究总结出的循证医学理念或者是概念,我们都可以称之为“学科盲区”。
新材料的应用使腹壁外科
得到了迅猛发展
采访一开始,姚胜教授操着略带南方口音的普通话向记者简单介绍了他的求学和从医经历:“其实我上学和就业挺顺利的”,他说,“我祖籍河北省河间市,父母都是‘老革命’,上世纪50年代中期举家迁去了福建,我便成了‘福建人’,因为我出生在那里。1986年高中毕业后,我考入了设在广州的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我们那一届,赶上了医学临床6年的学制改革,所以,我读了6年的临床医疗本科,毕业后便于1992年分配到了解放军304医院,也就是现在的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我到了304医院后,先是在各科室轮转了两年,最后被定岗在普外科,一直干到现在……”
姚胜教授尽管语气很轻松,但记者知道,正是这6年的院校学习,为他以后在医学领域所取得的颇多成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至今,他的军衔已经是技术7级,并担任着普外科行政副主任。
“分配到304医院之后,我很荣幸地遇到了名师”,姚胜教授谦逊地介绍说,“我们普外科的老主任李基业教授,是我国疝和腹壁外科的开拓者之一。他把我领进了疝和腹壁外科的学科大门。同时,我还师从马颂章教授等学者,选择了胃肠肿瘤微创治疗、腹壁疝修补、甲状腺乳腺疾病诊治、痔瘘无痛治疗等作为主要学术研究方向。”
谈完他的求学和从医经历之后,姚胜教授向记者简要介绍了国内外疝和腹壁外科的学术发展状况。他认为,疝和腹壁外科在普外科是一门新兴的专业学科。“说是‘新兴的专业学科’,并不是说疾病是‘新兴’的,而是这方面的学术发展特别快;尤其是新型医疗材料的应用,使这门学科得到了迅猛的提高——比如说生物补片。”
姚胜教授继续介绍说,疝尽管有多种,但临床上以“切口疝”最为常见。看似简单的切口疝在治疗上难度却很大,复发率很高。究其原因,是因为传统手术方式是将切口疝周围的组织强行拉在一起缝合,这由于不符合正常的生理规律,所以患者痛苦大,术后并发症多,复发率达30%至50%。
姚胜教授接着说:“1986年,美国医师Lichtenstein提出了‘无张力修补术’这一概念。当时,欧美同行们研制出了高分子人工生物材料,作为‘修补材料’用以加强腹股沟管的后壁,这种方法克服了传统手术——即不用补片的缝合修补法——对正常组织解剖结构的干扰,而且修补后周围组织无张力,所以才命名为‘无张力疝修补术’。目前常用的有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这种术式设计科学、合理,符合正常的解剖和生理要求;与传统手术方法相比,这种手术损伤小、时间短,术后疼痛轻、康复快,并发症少、复发率低,手术适应范围大;同时,新材料的应用更为手术成功提供了保障,也使疝和腹壁外科得到了迅猛发展。”
“我国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引进这一学术理念并应用到临床。”姚胜教授继续介绍说,“我们基本上走的是‘先临床、后科研’的路子——先学习人家的技术,再发展我们自己的学术研究。我们科在国内是较早开展这类技术的团队,我们的老主任李基业教授在1999年中华医学会成立外科分会疝和腹壁外科学组时,就是当初参与组建科学组的5位专家之一。”
谈及我国在该领域的学科地位,姚胜教授认为:“我国目前在疝和腹壁外科领域,至少在亚洲地区是领先的,这一点毫无疑问;和欧美地区相比较,他们的学科发展体现在材料学方面,而我们则在医疗技术方面比较领先,至少是和国际接轨的;也就是说,这个学科在我国虽然‘年轻’,但学术研究却发展得很快。”
提出“发生造口旁疝的
孔口应力集中学说”
姚胜教授最为感慨的是我国在疝和腹壁外科学科发展方面“材料学的研究方面的欠缺,所以,我们总是被别人牵着鼻子走”。
姚胜教授认为,西方国家在材料学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反观我国,最苦恼的是缺少我们自己发明的好的外科材料。其主要问题是我国医生在工程学方面的学术视野较为狭窄,在这方面的综合素养有欠缺,“欧美国家的很多医生,都是学完工科,才去学医的,而我们大部分医生都没有工程学、物理学、材料学等的学术造诣,就是埋头在临床去研究怎么治疗疾病,从而禁锢了更广阔的学术视野。”
基于这些认知,姚胜教授在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后认识到,高分子人工生物材料作为补片应用于临床,也有无法忽视的弊端,比如说患者会有强烈的“体内异物感”。在这一领域,未来在材料学方面,将向脱细胞基质材料发展。“但是,脱细胞基质材料作为生物补片的一种,仍有它的不足之处,将来我们如果能够改进这方面的问题,就能给患者提供更好、更完美的医学服务。”姚胜教授说。
在这种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驱动下,2014年4月份,姚胜教授在治疗切口疝方面提出了一个新观点——“发生造口旁疝的孔口应力集中学说”。
在阐述这一学术新观点时,姚胜教授先介绍说:“在临床上,巨大的切口疝在修补材料应用之前几乎是手术禁区,因为按照传统的治疗方法做手术,其复发率几乎是100%,直到修补材料出现之后,这一问题才得到根本性解决。材料学在这一领域发展到现在,切口疝复发率已大大降低,但在疝与腹壁外科这一领域,我们仍有一些疾病治疗效果很不理想,比如‘造口旁疝’。这种疾病临床治疗不仅难度较大,而且复发率也比较高,至今仍是个学术难点。”
为了能够更充分地说明问题,姚胜教授又介绍说,造口患者目前在全球有百万之多,据推测,我国每年也有10万人因各种原因接受造口手术治疗;而造口旁疝则是造口常见的并发症,资料显示其发生率在3%至10%之间,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呈递增趋势。“造口旁疝严重影响着患者生存质量,病情严重时甚至能危及生命。” (刘志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