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14年第21期 > 正文
编号:12651079
糖尿病前期耳穴贴压干预研究进展(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7月25日 中国医药导报2014年第21期
     2 耳穴干预糖尿病前期的机制

    “耳为宗脉之所聚”,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别气皆通于耳。《卫生宝鉴》谓:“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皆有络于耳者”。当人体某一脏腑或组织器官发生异常或病变时,会通过经络反应到耳廓的相应穴位上。耳穴疗法是以中医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的一种治疗方法,通过在耳穴上施以一定的刺激,经过经络传导功能,能够有效地调整脏腑功能和人体内分泌系统,从而达到疏经通络、调理脏腑、运行气血的作用,最终达到平衡阴阳、阴平阳秘,改善糖代谢。

    现代研究显示迷走神经下节和交感干神经节是内脏运动神经控制内脏功能活动的主要通道,其中迷走神经耳支是躯体感觉纤维和一般内脏感觉纤维的混合。解剖发现迷走神经耳支在耳甲艇部的分布比例为100%;在耳屏、耳甲腔部的分布为45%;在对耳轮和对耳轮脚的分布分别为73%和9%。支配耳甲艇的迷走神经耳甲分支在穿过外耳道软骨后,与迷走神经耳支汇合,再穿出鼓乳裂,在颈静脉孔附近加入迷走神经干,在进入延髓后止于三叉神经脊束核外,并与孤束核存在纤维联系,孤束核处有葡萄糖敏感和胰岛素敏感神经元,通过电针刺激外耳道和耳甲区的迷走神经激活葡萄糖敏感和胰岛素敏感神经元,促使胰岛素升高,从而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加藤麦等[17]用300 ms、1.5 V、1 Hz电针刺激自发糖尿病大鼠的耳甲迷走神经支配区域10 min,对照组为耳廓非迷走神经支配区域,结果发现电针刺激能有效改善糖尿病胰岛素抵抗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49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