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鼠肺癌原位模型的建立(1)
[摘要] 目的 肺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居高不下,而目前用于实验研究的肺癌动物模型存在较大的局限性,故本研究认为建立一个稳定、类似于人体肿瘤微环境的肺癌原位模型是深入研究肺癌的基础。 方法 直接将稳定表达虫萤光素酶的鼠Lewis肺腺癌细胞与基质胶的混悬液注射于C57 BL/6小鼠左肺,无需打开胸腔只需将小鼠左胸部皮肤剪开约1 cm小口,定期利用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中的生物发光技术监测小鼠肿瘤形成及转移情况,并将小鼠处死后立即进行肺部组织活体取材,采用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做出病理学诊断。 结果 采用肺内注射的原位造模法成瘤率高,Lewis肺腺癌细胞数量只需0.5×105个即可成瘤,成功率达90%以上,且利用活体成像系统中的生物发光技术能监测到模型小鼠肿瘤可转移至对侧胸廓、对侧肺组织、双侧腋下及腹股沟淋巴结等 ......
------
胥孜杭 刘菲 邹纯朴 朱诗国 陈晓 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摘要】目的肺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居高不下,而目前用于实验研究的肺癌动物模型存在较大的局限性,故本研究认为建立一个稳定、类似于人体肿瘤微环境的肺癌原位模型是深入研究肺癌的基础。方法直接将稳定表达虫萤光素酶的鼠Lewis肺腺癌细胞与基质胶的混悬液注射于C57 BL/6小鼠左肺,无需打开胸腔只需将小鼠左胸部皮肤剪开约1 cm小口,定期利用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中的生物发光技术监测小鼠肿瘤形成及转移情况,并将小鼠处死后立即进行肺部组织活体取材,采用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做出病理学诊断。结果采用肺内注射的原位造模法成瘤率高,Lewis肺腺癌细胞数量只需0.5×105个即可成瘤,成功率达90%以上,且利用活体成像系统中的生物发光技术能监测到模型小鼠肿瘤可转移至对侧胸廓、对侧肺组织、双侧腋下及腹股沟淋巴结等。结论注射虫萤光素酶稳定表达的鼠Lewis肺腺癌细胞与基质胶混悬液构建的肺癌原位模型所需细胞数量少,成瘤率高,无手术死亡风险,转移性好,监测方便,操作简单且可重复性高,为深入研究肺癌提供了良好模型。
【关键词】 肺癌 原位模型 活体监测
【基金】上海中医药大学一流学科科研创新基金项目(编号A2-C130506) 上海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专项科研项目(编号A2-P3550801)
【分类号】R734.2;R-332
目前肺癌的发病率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已位居各类肿瘤发病率的前列,在国内还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约80%的肺癌都属于非小细胞肺癌[1-3],这引起了无论是西医还是中医、临床还是实验室的广泛重视。但想要更深入地研究肺癌,稳定、逼真(类似于人体肿瘤微环境)的动物模型是所有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2898 字符。
------
胥孜杭 刘菲 邹纯朴 朱诗国 陈晓 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摘要】目的肺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居高不下,而目前用于实验研究的肺癌动物模型存在较大的局限性,故本研究认为建立一个稳定、类似于人体肿瘤微环境的肺癌原位模型是深入研究肺癌的基础。方法直接将稳定表达虫萤光素酶的鼠Lewis肺腺癌细胞与基质胶的混悬液注射于C57 BL/6小鼠左肺,无需打开胸腔只需将小鼠左胸部皮肤剪开约1 cm小口,定期利用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中的生物发光技术监测小鼠肿瘤形成及转移情况,并将小鼠处死后立即进行肺部组织活体取材,采用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做出病理学诊断。结果采用肺内注射的原位造模法成瘤率高,Lewis肺腺癌细胞数量只需0.5×105个即可成瘤,成功率达90%以上,且利用活体成像系统中的生物发光技术能监测到模型小鼠肿瘤可转移至对侧胸廓、对侧肺组织、双侧腋下及腹股沟淋巴结等。结论注射虫萤光素酶稳定表达的鼠Lewis肺腺癌细胞与基质胶混悬液构建的肺癌原位模型所需细胞数量少,成瘤率高,无手术死亡风险,转移性好,监测方便,操作简单且可重复性高,为深入研究肺癌提供了良好模型。
【关键词】 肺癌 原位模型 活体监测
【基金】上海中医药大学一流学科科研创新基金项目(编号A2-C130506) 上海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专项科研项目(编号A2-P3550801)
【分类号】R734.2;R-332
目前肺癌的发病率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已位居各类肿瘤发病率的前列,在国内还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约80%的肺癌都属于非小细胞肺癌[1-3],这引起了无论是西医还是中医、临床还是实验室的广泛重视。但想要更深入地研究肺癌,稳定、逼真(类似于人体肿瘤微环境)的动物模型是所有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289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