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15年第4期 > 正文
编号:12621280
二次经尿道电切加术中黏膜下注射吡柔比星治疗表浅性膀胱肿瘤效果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5年2月5日 中国医药导报2015年第4期
     2 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膀胱肿瘤切除率100%。术后随访13~25个月,平均(12.54±12.46)个月,均完成术后灌注治疗疗程。两组患者均无膀胱穿孔、闭孔神经反射、输尿管口损伤、电切综合征和大出血发生,其中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有3例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经对症处理后痊愈。随访期间,对照组复发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表1 两组患者肿瘤复发情况[n(%)]

    3讨论

    膀胱癌是临床常见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其在发达国家的临床发病率高于发展中国家,据统计,国外的发病率位居男性泌尿肿瘤的第2位,仅次于第一位的前列腺癌[8]。我国近年来泌尿外科膀胱癌的发病率呈明显增长的趋势,多见于50~70岁的人群,男女发病比率约为4∶1,临床主要以肉眼血尿、出现膀肌刺激症等为症状表现。其病理类型多以移行细胞为主,占90%左右,其中浅表性膀胱肿瘤(SBC)占70%~80%,鳞状细胞癌约占5%。SBC也即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局限于尿路上皮或黏膜固有层,但仍具有膀胱肿瘤的高复发性和进展性,而导致患者生存期限大幅降低。大多数SBC可采用TURBt治疗,但术后3~5年内存在较高的临床复发率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62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