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天书”,为患者贴上“基因标签”(2)
在采访中汪道文教授强调:“需要指出的是,现在人类的基因组测序已经完成,但是具体单个基因或者某一段基因与疾病的关联性的研究,还远远没有达到预期目标,而这也是全世界科研工作者正在努力的方向;特别是在国内,基因诊断才刚刚起步,个体化医疗的路程还很长,但我们坚信,随着生物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对于许多疾病的分子机制会了解得更加深刻。个体化医疗将会在基因分子层面早期预测疾病,从而降低发病风险,延缓发病时间,最终改善患者预后。另一方面,个体化医疗的发展与临床息息相关,这需要不断加强对临床医生的教育和培训。以美国为例,临床医生的培训对于基础医学的要求是比较高的,许多人进入临床工作以后,仍然在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等方面有很好的造诣。这一点对于中国来说还比较欠缺,这也是阻碍我们临床医生水平提高的障碍之一。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曾经举办过‘全国基因诊断与基因分型临床应用学习班’,其目的就是希望我们能通过举办学习班,将基因诊断及个体化医疗的概念灌输到每一个人的脑海中,将分子医学的种子播散到每一个人的心田;同时通过培训,也希望他们将基因诊断及个体化医疗的意识带回到本科室、本医院、本地区,以此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普及基因诊断及个体化医疗的相关知识。”
此前记者了解到,随着抗血小板药物的广泛使用,人们发现并不是所有规则用药的患者都能获得一致的临床疗效。近年的研究表明,长期应用抗血小板药物,导致约50%的患者疗效降低或无效。汪道文教授曾长期进行基因多态与抗血小板的治疗研究,那么,这项研究将会给抗血小板临床治疗带来哪些影响?
对此问题,汪道文教授谈到:“根据血小板功能和个体化基因型采用个体化抗血小板策略,仍然是心血管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更广泛地开展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以带来心血管预后的改善,仍然需要更多的临床试验结果支持。同时,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利用全基因组关联研究策略进行药物代谢酶相关基因进行变异筛查,结合临床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试验,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能够为每一位需要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进行分子分型,解读人类的基因‘天书’,并为其贴上一个‘基因标签’,这无疑会对个体化诊疗以及疗效评估带来益处。这方面,仍然需要加强对医生的继续教育,同时根据中国人的特殊基因型和基因变异频率,制定适宜中国人群的个体化用药方案。”
“总之,个体化医学将是医学发展的趋势。我们期待在不久的将来,‘4P医学’将真正实现:预测(Predictive)、预防(Preventive)、个体化(Personalized)、参与(Participatory)。”汪道文教授满怀信心地说。
我们的成就主要来自于勤奋
医学界的很多人都明白,从现实的角度而言,医学基础研究很多时候是“得不偿失”的,但据记者了解,在汪道文教授的带领下,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心血管内科,却把基础研究放在了科研的重要位置,并取得了实验室满负荷工作,取得了平均每年发表SCI论文15篇至20篇的重要成就。作为教育部重点学科和国家卫生计生委临床重点专科,该院的心血管内科在医院发展战略基础上,努力加强学科内涵建设,矢志成为服务全省、辐射全国的强势学科。
那么,他们这个科室开展基础研究的情况,又有哪些经验可以与大家分享?问及这一话题,汪道文教授首先介绍说,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心血管内科的基础研究,主要以心脑血管病领域内源性保护机制为重点,特别在组织型激肽释放酶(TK)、一氧化氮合酶(eNOS)心血管保护和表氧化酶-EETs代谢方面有重要突破。
汪道文教授认为:“我们之所以能取得这些成就,主要还应归功于勤奋。我们实验室的满负荷工作是基于24小时工作时间的基础上,其研究方向由不同的实验小组来完成;此外,我们还有一个较好的学术研究梯队,形成了以老带新、传帮带的氛围。每位研究生到实验室做实验,首先会被告知全年无节假日,要有充分吃苦耐劳的心理准备。他们会被分到不同的小组展开实验研究,实验室会定期开展学习,汇报研究进展,讨论下一步的实验开展计划,并邀请全国甚至全世界该领域的顶尖专家交流学习最新进展,为实验工作的有序进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取得这些成就的同时,他们还不遗余力地把学术交流、推广与规范培训当成另一项重要使命。他们在连续6年成功主办“同济心血管疾病高峰论坛”的基础上,2014年10月10日至12日,又成功主办了“第七届同济心血管疾病高峰论坛”暨“全国基因诊断与基因分型临床应用学习班”。对此汪道文教授介绍说:“去年的论坛邀请了全国心血管领域及基础领域20多名专家授课,吸引了湖北省及周边地区40多个县市的医务工作人员500余人前来参加。本次论坛分为基础论坛、电生理三维演示训练会、临床诊疗进展和临床病例讨论4个部分。内容涉及介入心脏病学、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学、心力衰竭、高血压及心脑血管疾病的基础研究,尤其突出了具有同济医院特点的大血管疾病诊治新技术;病例讨论是本次会议的另一特点,吸引了广大基层医生的广泛参与和热情讨论;其最大的亮点是新增了急危重症专场讨论部分,有极大的临床实用性。”
作为论坛的大会主席,汪道文教授继续介绍说:“我们还将于2015年10月16日至18日举办第八届同济心血管疾病高峰论坛。今年的论坛将以‘紧跟学术前沿,规范临床实践’为主题,继续秉承严谨的学术风格、务实的应用作风、合作开放的办会理念,论坛期间仍将同时举办‘全国基因诊断与基因分型临床应用学习班’,还将邀请多名大学附属医院及省级医院的知名专家齐聚同济,与各位心血管同道探讨、交流心血管领域的热点问题。同时,今年的大会还将继续开办临床病例讨论分会场,有来自多家医院的疑难、典型病例报告及讨论,力争为大家提供一个学术交流、经验共享、百家争鸣的平台,力争让第八届同济心血管疾病高峰论坛将再次成为一次心血管领域的高端盛会!”
专家简介
汪道文,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内科学系主任、心血管内科主任、高血压研究所所长、转化医学中心暨基因诊断中心主任;兼任湖北省医学会内科分会主任委员,国际心脏研究会中国转化医学工作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华心血管病学会委员并湖北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分会和高血压专业委员会常委、国家卫计委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全国心血管病防治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等职;担任国内外10余种一线杂志的副主编、常务编委及审稿人;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973、863等其他国家级课题23项;发表论文290余篇,其中SCI120余篇,单篇最高影响因子为15,总影响因子超过400。共获得12项专利,其中包括1项美国专利;另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湖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各1项。
此前记者了解到,随着抗血小板药物的广泛使用,人们发现并不是所有规则用药的患者都能获得一致的临床疗效。近年的研究表明,长期应用抗血小板药物,导致约50%的患者疗效降低或无效。汪道文教授曾长期进行基因多态与抗血小板的治疗研究,那么,这项研究将会给抗血小板临床治疗带来哪些影响?
对此问题,汪道文教授谈到:“根据血小板功能和个体化基因型采用个体化抗血小板策略,仍然是心血管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更广泛地开展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以带来心血管预后的改善,仍然需要更多的临床试验结果支持。同时,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利用全基因组关联研究策略进行药物代谢酶相关基因进行变异筛查,结合临床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试验,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能够为每一位需要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进行分子分型,解读人类的基因‘天书’,并为其贴上一个‘基因标签’,这无疑会对个体化诊疗以及疗效评估带来益处。这方面,仍然需要加强对医生的继续教育,同时根据中国人的特殊基因型和基因变异频率,制定适宜中国人群的个体化用药方案。”
“总之,个体化医学将是医学发展的趋势。我们期待在不久的将来,‘4P医学’将真正实现:预测(Predictive)、预防(Preventive)、个体化(Personalized)、参与(Participatory)。”汪道文教授满怀信心地说。
我们的成就主要来自于勤奋
医学界的很多人都明白,从现实的角度而言,医学基础研究很多时候是“得不偿失”的,但据记者了解,在汪道文教授的带领下,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心血管内科,却把基础研究放在了科研的重要位置,并取得了实验室满负荷工作,取得了平均每年发表SCI论文15篇至20篇的重要成就。作为教育部重点学科和国家卫生计生委临床重点专科,该院的心血管内科在医院发展战略基础上,努力加强学科内涵建设,矢志成为服务全省、辐射全国的强势学科。
那么,他们这个科室开展基础研究的情况,又有哪些经验可以与大家分享?问及这一话题,汪道文教授首先介绍说,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心血管内科的基础研究,主要以心脑血管病领域内源性保护机制为重点,特别在组织型激肽释放酶(TK)、一氧化氮合酶(eNOS)心血管保护和表氧化酶-EETs代谢方面有重要突破。
汪道文教授认为:“我们之所以能取得这些成就,主要还应归功于勤奋。我们实验室的满负荷工作是基于24小时工作时间的基础上,其研究方向由不同的实验小组来完成;此外,我们还有一个较好的学术研究梯队,形成了以老带新、传帮带的氛围。每位研究生到实验室做实验,首先会被告知全年无节假日,要有充分吃苦耐劳的心理准备。他们会被分到不同的小组展开实验研究,实验室会定期开展学习,汇报研究进展,讨论下一步的实验开展计划,并邀请全国甚至全世界该领域的顶尖专家交流学习最新进展,为实验工作的有序进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取得这些成就的同时,他们还不遗余力地把学术交流、推广与规范培训当成另一项重要使命。他们在连续6年成功主办“同济心血管疾病高峰论坛”的基础上,2014年10月10日至12日,又成功主办了“第七届同济心血管疾病高峰论坛”暨“全国基因诊断与基因分型临床应用学习班”。对此汪道文教授介绍说:“去年的论坛邀请了全国心血管领域及基础领域20多名专家授课,吸引了湖北省及周边地区40多个县市的医务工作人员500余人前来参加。本次论坛分为基础论坛、电生理三维演示训练会、临床诊疗进展和临床病例讨论4个部分。内容涉及介入心脏病学、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学、心力衰竭、高血压及心脑血管疾病的基础研究,尤其突出了具有同济医院特点的大血管疾病诊治新技术;病例讨论是本次会议的另一特点,吸引了广大基层医生的广泛参与和热情讨论;其最大的亮点是新增了急危重症专场讨论部分,有极大的临床实用性。”
作为论坛的大会主席,汪道文教授继续介绍说:“我们还将于2015年10月16日至18日举办第八届同济心血管疾病高峰论坛。今年的论坛将以‘紧跟学术前沿,规范临床实践’为主题,继续秉承严谨的学术风格、务实的应用作风、合作开放的办会理念,论坛期间仍将同时举办‘全国基因诊断与基因分型临床应用学习班’,还将邀请多名大学附属医院及省级医院的知名专家齐聚同济,与各位心血管同道探讨、交流心血管领域的热点问题。同时,今年的大会还将继续开办临床病例讨论分会场,有来自多家医院的疑难、典型病例报告及讨论,力争为大家提供一个学术交流、经验共享、百家争鸣的平台,力争让第八届同济心血管疾病高峰论坛将再次成为一次心血管领域的高端盛会!”
专家简介
汪道文,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内科学系主任、心血管内科主任、高血压研究所所长、转化医学中心暨基因诊断中心主任;兼任湖北省医学会内科分会主任委员,国际心脏研究会中国转化医学工作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华心血管病学会委员并湖北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分会和高血压专业委员会常委、国家卫计委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全国心血管病防治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等职;担任国内外10余种一线杂志的副主编、常务编委及审稿人;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973、863等其他国家级课题23项;发表论文290余篇,其中SCI120余篇,单篇最高影响因子为15,总影响因子超过400。共获得12项专利,其中包括1项美国专利;另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湖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各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