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15年第23期 > 正文
编号:12589193
肥厚性心肌病介入治疗的研究进展(2)
http://www.100md.com 2015年8月15日 中国医药导报2015年第23期
     2.3 经皮室间隔心肌消融术(PTSMA)

    最早由英国Sigwart[16]于1993年提出,1995年正式投入临床应用,此技术一经推广,以其本身巨大的优势而备受临床医师推崇,现已成为肥厚性心肌病治疗中的常规及主要手段。PTSMA其原理是概括来说就是人造间隔支闭塞,通过介入手段向支配肥厚室间隔的间隔支血管注入无水酒精,选择性闭塞间隔支,使肥厚室间隔心肌缺血坏死进而心肌收缩力下降,使心室流出道梗阻减轻或消失,从而改善梗阻型肥厚性心肌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猝死等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具体操作常规是选用球囊导管(OTW球囊)进入心血管动脉系统,最后选择性进入给肥厚间隔心肌供血的相应间隔支冠脉[17],然后应用导管顶部的球囊阻塞该间隔支的血流5~20 min,通过压力测定证实阻断冠脉血流治疗的有效性。此后,经导管球囊的注射孔注射浓度为96%的无水酒精1~4 mL,造成肥厚室问隔心肌发生化学性心肌坏死从而达到目的。适用于:①药物治疗不理想的肥厚性心肌病患者;②临床症状不典型,但左室流出道高压;③不愿意接受起搏器或者失败的患者;④不愿意或者不能耐受外科手术的患者。由于PTSMA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效果显著而有这广泛的适应证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58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