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地区小儿哮喘危险因素分析(2)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2月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我院”)儿科门诊及住院治疗的0~14岁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来自河北省唐山地区,且均为初诊或未进行正规治疗者。小儿哮喘诊断标准参照《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6],具体为反复发作喘息、咳嗽、胸闷、气短等症状,且这些症状的发生与冷空气、物理化学刺激、运动等有关,常晨起、夜间加重,发作时双肺散在或弥漫哮鸣音,且上述症状、体征在抗哮喘治疗后缓解;临床症状不典型者存在下列各项之一者亦可诊断:运动或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可逆性气流受限;最大呼气流量>20%。排除其他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选取同期来我院体检或就诊的非呼吸道疾病患儿。纳入研究的儿童及家长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次研究内容获华北理工大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 问卷调查
参考相关文献制订统一的小儿哮喘调查表,调查员为经过统一培训并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儿科医生担任,并有专人审核调查表。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性别、年龄、民族等)、家庭情况(家族哮喘史及过敏史等)、个人史(出生情况、是否母乳喂养及既往病史)、是否特应性体质(至少有过敏性鼻炎、湿疹、荨麻疹中的一种)、个人过敏史(药物、食物)、母乳喂养情况以及家庭居住环境(饲养宠物、种植花草等)等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08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