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16年第10期
编号:12858979
高频彩超对类风湿关节炎腕关节病变的诊断意义(2)
http://www.100md.com 2016年4月5日 《中国医药导报》 2016年第10期
     [Key words] Rheumatoid arthritis; Wrist joint; Diagnosis; Ultrasound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人体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临床表现为外周关节的非特异性炎症,患处(包括关节本身及其周围组织)呈进行性破坏,进而导致受损关节出现功能障碍。临床研究表明,女性类风湿关节炎发病率是男性的2~3倍,其主要特点为关节腔积液、腱鞘炎症、关节的滑膜炎症和关节面的骨质破坏,病情加剧时会影响到心脏、肺和肾脏等重要脏器功能[1]。RA症状多样,致残率高,欧美国家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我国,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公认的疑难病之一[2]。研究发现,RA患者通常在发病前3个月内便会出现关节滑膜破坏,RA早期受累关节为腕关节、指关节等小关节,这是影像学早期诊断RA的敏感部位[3]。X线及超声是最常用于RA诊断的影像学方法,但X线较难准确显示出腕关节早期的滑膜炎症和骨质破坏程度,无法达到诊断要求;高频超声不仅可以提高浅表软组织分辨率,还可以清晰呈现腕关节内部各组织的结构特点,大大提高诊断准确性。本研究拟探讨高频超声在RA的诊断和治疗随访中的应用价值,分析RA患者和健康对照者腕关节滑膜厚度、滑膜血流分级与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的差异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76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