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16年第28期
编号:12988375
调理脾胃法治疗失眠症患者的临床效果(3)
http://www.100md.com 2016年10月5日 《中国医药导报》 2016年第28期
     3.1 失眠症的中医理解

    祖国传统医学将失眠症归为“不寐”的范畴[4],不寐在《内径》亦称为“不得卧”“目不瞑”[5],认为是邪气客于脏腑,卫气行于阳,不能入阴所得。

    3.2 历代医家对脾胃与失眠关系的解析

    “阳入于阴”是《内经》对睡眠病机的阐释,说明在失眠的病机中,阳明胃起主要作用。《类经·不得卧》中提出“阳明为水谷之海,气逆不降,则奔迫而上,所以不得卧”[6]。《内经知要》中认为“胃气逆上,则卫气不得入于阴,故不得卧”[7],阐明胃气上逆造成卫气运行失常而导致失眠。《保婴撮要·不寐》薛铠认为“若脾胃气盛,则脏腑调和,水谷之精,各各融化,以为平和之气。若胃气一逆,则气血不得其宜,脏腑不得其所,不寐之症,由此生焉,当用四君、远志、酸枣仁”[8]。《金匮要略》有酸枣仁汤治“虚劳虚烦不得眠”的阐述[9],认为虚劳虚烦不得眠就其本质来看频及脾胃有关。从明代开始,正如《医宗必读·不得卧篇》提出不寐用六君子汤加酸枣仁、黄芪治疗,认为气虚为其病因之主导[10]。故有众多医家提出气血两虚为不寐的重要原因。“凡病后及妇人产后不得眠者,此皆血气虚而心脾二脏不足,虽有痰火,亦不宜过于攻治,仍当以补养为君,或佐以清痰降火之药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75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