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管理模式在慢性肾脏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2)
慢性肾脏病的概念最早由美国肾脏病基金会提出,即肾损害(病理、血、尿、影像学异常)≥3个月或肾小球滤过率(GFR)<60 mL/min持续3个月及以上,以上两个条件满足一个即可确诊[1]。慢性肾脏病不仅会损害泌尿系统,还会影响循环系统,且容易诱发心身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健康问题[2-4]。自我管理是指通过患者调节和控制自身的行为来促进自身健康,主要体现在对行为的选择和坚持、对困难的态度以及思维方式和行为效率等方面[5]。自我管理成本效益好,覆盖范围广,已在欧美等许多国家被广泛应用,研究显示,其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身心健康,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6-7]。本研究对慢性肾脏病患者采用自我管理模式,并观察其应用效果。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对象来源于2012年4月~2013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收治住院的94例2~3期的慢性肾脏病患者[2期GFR 60~89 mL/(min·1.73m2),3期GFR 30~59 mL/(min·1.73m2)],其中男61例,女33例,年龄35~75岁,平均(58.6±14.3)岁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51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