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结祛瘀复方联合阿托伐他汀对颈动脉易损斑块的干预作用(3)
3 讨论3.1 中医学对于颈动脉易损斑块的认识
中医学素无“颈动脉易损斑块”“颈动脉粥样硬化”等病名,但根据其临床表现,多将其归属于“眩晕”“中风”“偏枯”“痴呆”等病症范畴,临床多认为其病理因素是在体虚、正气不足的情况下,瘀血、痰浊互结所致;其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为肝脾肾三脏失调,标实主在痰、瘀。《医学正传》言“津液稠黏,为痰为饮,积久渗入脉中,血为之浊”;《诸病源候论·诸痰候》曰“诸痰者,皆由血脉壅塞,饮水积聚而不消散,故成痰也”。血中之痰浊是痰与血的混合物,阐明了痰瘀互结的病理过程。这种病理状态持续发展,痰借血体,血借痰凝,痰瘀互结,著于血脉,相凝结块,故成“动脉斑块”。我国众多医家在治疗此病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大多认为本病为素体有虚,加之外邪入侵,气血为邪所阻,壅滞经脉,留滞于内所致。此病初期气血虽顺而未畅,滞而不达,上下气化,神机不能流贯,久病则五脏气血衰少,气血周流不畅,湿停为痰,血凝为瘀,痰瘀交阻,凝涩不通,最终可发为“斑块”“缺血中风[10-14]。综上所述,诸多医家虽对于其病因病机还没有完全达成共识,但痰瘀互结所致“斑块”的观点基本一致。
3.2 散结祛瘀复方联合阿托伐他汀对于颈动脉易损斑块的作用机制探讨
我们依据中医理论对颈动脉斑块的整体认识,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以化痰软坚散结、活血祛瘀为主要治法治则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31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