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17年第18期
编号:13092515
中医药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用药规律的文献研究(3)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0月8日 《中国医药导报》 2017年第18期
     本研究结果显示,中医药治疗乙肝肝硬化出现频率最高的15味药物依次为黄芪、丹参、鳖甲、白术、柴胡、当归、甘草、茯苓、白芍、桃仁、赤芍、郁金、党参、莪术、白花蛇舌草。排前3位的黄芪、丹参、鳖甲,分别为益气、活血、滋阴药,与刘平教授提出的“血瘀乃积之标,虚损乃积之本”的肝硬化“虚损生积”的学术思想相吻合,其中“虚损”主要表现在肝脾气虚和肝肾阴精虚损两个方面[16-17]。张华等[18]调查900例肝炎后肝硬化的证候信息,发现本病的基本证候病机为正虚血瘀,可见大多数医家都认识到正虚(气虚+阴虚)血瘀为肝硬化之本,故治疗上非常重视益气养阴,活血化瘀。前15味药物中黄芪、白术、党参、茯苓、甘草等药味甘,具有益气健脾之功,其用符合《金匮要略》所谓“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之意;鳖甲味甘,咸,滋阴软坚散结;当归、白芍入肝经,养血柔肝;郁金、莪术、桃仁、赤芍味辛,活血化瘀;白花蛇舌草、赤芍性寒,清热;柴胡疏肝理气 ......
上一页1 2 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61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