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17年第29期
编号:13102928
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自身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3)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0月15日 《中国医药导报》 2017年第29期
     肝脏是蛋白合成、分解的重要场所,当肝炎病毒引起肝脏细胞、人体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常常发生变化,张占卿等[18]通过研究发现,血清免疫球蛋白尤其是IgG对肝硬化可能有诊断价值,且免疫球蛋白的升高与肝脏储备功能下降有关[19]。

    本研究发现,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可检测出多种自身抗体,其中抗核抗体最常见,说明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机体内存在自身免疫现象。自身抗体阳性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与自身抗体阴性组相比,前者年龄明显大于后者,而两组间性别及病程无明显差异,表明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自身抗体的出现与性别无关,也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时间长短有关[13],但本研究两组间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考虑原因可能是部分患者症状轻,发现时间晚,以至于在病程的描述上不够确切,导致误差有关。两组间ALT、AST、TBil及AKP、GGT无明显差异,与以往研究[13]认为自身抗体检出率与肝脏的损伤程度相关不符,考虑原因可能与本研究病例数较少有关,需要增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另一方面,自身抗体阳性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与自身抗体阴性患者相比,GLB明显升高,ALB降低(P < 0.05) ......
上一页1 2 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38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