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17年第33期
编号:13212606
补肝益肾方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观察(3)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1月25日 中国医药导报 2017年第33期
     2.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治疗期间,两组患者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等均未见明显异常。2例观察组患者、4例对照组患者均出现发热、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予以对症处理后症状均消失。部分患者偶有反酸、大便秘结等胃肠道不适,未经特殊处理,嘱其调节饮食后自行缓解。

    3 讨论

    骨质疏松症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极易引发骨折,据统计,我国每年因骨质疏松导致的骨折发生率约为9.6%,且逐年递增[10],因此寻求有效防治骨质疏松症的措施具有重要意义。女性绝经后,雌激素水平降低,导致体内相关细胞因子发生变化,改变了成骨和破骨细胞的动态平衡,骨量加速流失,骨质日益疏松[11-12]。骨质疏松症发病机制复杂,治疗方法也多种多样,西药虽能取得较好的疗效,但不良反应较多,且医药费用昂贵[13]。因此,寻求一种安全、有效、适宜长期应用的治疗方法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

    中医讲究辨证论治,不良反应明显少于西药治疗,因此临床多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以增强疗效,并减少不良反应。本研究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增加中药补肝益肾方治疗肝肾阴虚型骨质疏松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中医学认为,肾主骨生髓,为先天之本,肾气的盛衰关系着骨骼的强弱。肾气充,则骨髓化生有源,骨骼强健有力;肾气亏,则骨髓化生无源,骨骼脆弱无力。《素问·上古天真论篇》言:“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绝经后期女子性激素减少与“天癸竭”相一致 ......
上一页1 2 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77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