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17年第33期
编号:13212597
针刀治疗臀小肌筋膜疼痛症的解剖入路与理论探究(3)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1月25日 中国医药导报 2017年第33期
     如上把握運动终板在肌纤维的分布规律即可寻找到激痛点,运动终板研究先驱Woolf等[2,5]指出,几乎所有的骨骼肌内运动终板皆位于接近每一条肌纤维的中央部位,大约介于起止点的中间。因此,因臀小肌肌纤维呈现扇形分布,臀小肌筋膜疼痛症的激痛点亦大致呈扇形分布。

    另外,学者还提出激痛点分为中央型激痛点、附着型激痛点,中央型激痛点即上述原理初发的激痛点,而附着型激痛点则是在中央型激痛点基础上,由于肌纤维长期持续收缩痉挛引起肌纤维与肌腱、骨面连接处显微结构病变产生的。此类激痛点位于肌纤维起止点上。由上述可见,掌握骨骼肌解剖对于指导激痛点定位及针刀治疗肌筋膜疼痛症意义重大。

    从此理论推断,针刀治疗肌筋膜疼痛症的机制可谓切断激痛点形成的闭环,重新诱导肌肉组织再生,另外针刀同针灸,亦有“针”的作用,具“镇痛抗炎”作用[7-8]。

    4.3 激痛点、压痛点的鉴别

    关于激痛点与压痛点的关系、区别有大量的论述,可归纳为:位置上激痛点位于终板位置即肌腹,而压痛点多在附着处。特点上激痛点可诱发引传痛,而压痛点则为局部疼痛,病理上激痛点是紧张的痛性肌小结,而压痛点则表现为附着点的无菌性炎症。区别激痛点和压痛点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67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