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17年第34期
编号:13208136
颅骨修补术指征与材料的回顾与展望(2)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2月5日 中国医药导报 2017年第34期
     理想中的修补材料应该具备以下特点:①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包括修补材料不会引起周围组织的免疫反应,可防止纤维组织增生,避免细菌等微生物的定植和具有较强的抗感染能力。②能促进骨组织的生长并可被周围组织降解。③具有类似自体骨的力学性质。④重量小,对脊柱不会造成额外的压迫。⑤非磁性,不会对正常生活造成影响。⑥术中易于植入和固定,不会为手术增加额外的难度。⑦制作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理想的颅骨修补材料可以降低手术风险和时间,减轻患者的术后不良反应[11-12]。

    目前临床上可以用到的颅骨修补材料如下:

    2.1 钛板

    钛板可与其他材料联合使用,由于它的非腐蚀性和非磁性,使其不会引起任何炎性反应,具有高度的生物相容性。目前认为其感染率极低,且有较好的塑形效果。目前应用钛板最大的问题是成本过高,长期使用可以发生形变而影响外形。钛板还可在CT上显影,从而干扰对周围其他组织的分辨[4,7]。

    2.2 骨水泥

    这种材料成本低廉,可通过粘合与周围自体骨及肌肉组织连接,并在术中直接进行塑性,力学性质与自体骨相仿。但生物相容性差,并且不可降解。结缔组织易在材料周边形成纤维组织,造成死腔,从而使细菌定植于材料上。此外,植入时的放热反应会对周围组织造成损伤。骨水泥冷却时的放热反应可使材料周围温度达70℃ ......
上一页1 2 3 4 5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00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