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17年第35期
编号:13207013
动态监测血浆1,3—β—D—葡聚糖含量对评价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药物疗效的价值(2)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2月15日 中国医药导报 2017年第35期
     1.4 判定标准

    据真菌BDG检测试剂盒(光度法)使用说明书:正常BDG浓度<60 pg/mL。<60 pg/mL以下,无深部真菌感染(隐球菌、接合菌除外);60~100 pg/mL,为观察期,需连续检测以便确诊;>100 pg/mL,怀疑为深部真菌感染,建议临床结合症状进行治疗并进行动态监测。

    2 结果

    2.1 BDG浓度与抗真菌感染的关系

    及时应用抗真菌药物后,IFI患者的BDG浓度可降至正常水平,有效控制了真菌感染。在42例IFI患者的G试验动态监测中,有40例患者经过抗真菌治疗后,BDG浓度呈下降趋势,直至降到正常水平(<60 pg/mL),有效控制真菌感染;2例患者治疗后血浆BDG浓度仍>100 pg/mL。见表1。

    2.2 诊治情况与临床转归

    42例患者中,血浆BDG浓度大于100 pg/mL,且真菌培养结果显示阳性的有19例。而19例中ICU混合感染的患者占多数,其余患者分布在呼吸内科、神经外科、普外科、肿瘤科、血液科、新生儿科等。入院诊断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部感染、肾病综合症、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等;真菌培养结果显示白色假丝酵母11例、热带假丝酵母3例、霉菌2例、酵母菌属1例、曲霉菌1例、近平滑假丝酵母1例;临床初始抗真菌治疗选择氟康唑16例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81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