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系统护理干预对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矫形术后肢体功能的影响(3)
2.2 两组患儿常见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组患儿常见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2.3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下肢运动功能、生活质量以及髋关节Harris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儿下肢运动功能、生活质量以及髋关节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患儿下肢运动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髋关节Harris评分均交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3。
3 讨论
近年来,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发病率呈现出了逐年升高的趋势,但在我国各个地区,关于该病的发病率仍不同,发病的概率通常可控制在1.8%~8.3‰,该病为小儿时期发病率较高的四肢畸形。目前,该病的发生原因尚未研究清楚,通常认为与遗传因素以及宫内发育因素相关。临床上主要为不同程度的髋臼结构发育异常,无法将股骨头给予良好的包容,从而形成了股骨头后上方脱位的情况,病理改变通常可表现为股骨头、关节囊以及髋臼等结构发育异常等,对小儿正常的生长发育造成了诸多影响。因此,对于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需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进行治疗。对于年龄较小的患儿通常可采用手法复位治疗,年级较大的患儿(>2岁)需给予手术治疗以获得较好的效果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95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