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18年第2期
编号:13247895
胃癌化疗前后血清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2)
http://www.100md.com 2018年1月15日 《中国医药导报》 2018年第2期
     [Key words] Macrophage inhibitory factor; Tumor marker; Gastric cancer; Research value

    中国每年都有较其他国家更多的新发胃癌病例,在我国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升至恶性肿瘤的第三位。自2005年以来,丽水地区胃癌发病率一直高居首位,严重危害人们健康[1]。胃癌在临床诊治过程中,肿瘤标志物检测已经广泛开展,目前临床常用的肿瘤标志物主要是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等,但缺乏较高的特异性及灵敏度,且不能作为生化复发及疗效评定指标。目前越来越多的实验采用新的或几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进而提高胃癌的诊断效能,更好地进行疗效判定及预后评价。近年大量研究发现,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MIC-1)作为人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家族成员,广泛参与细胞凋亡、侵袭和转移[2]。正常血清中,MIC-1表达水平低下,而在恶性肿瘤、炎症等病理情况下MIC-1表达水平可明显升高,且持续时间显著延长[3]。它与胃癌的关系十分密切,与其他致癌生长因子共同作用可增强肿瘤细胞的侵袭性和转移能力,使胃癌的恶性生物学行为增加,并在胃癌患者血清及胃癌组织中高表达[4]。本研究旨在探讨化疗前后胃癌患者血清MIC-1、CEA、CA199表达水平的变化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04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