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18年第12期
编号:13229588
中医男科基础理论新说浅析(2)
http://www.100md.com 2018年4月25日 《中国医药导报》 2018年第12期
     1.2 “内肾外肾”说

    中医学认为肾藏精、主生殖,徐福松[5]将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理论联系起来,创立了内肾外肾学说。其内容为:①内肾主水,相当于西医解剖学中的泌尿系统;②外肾主精,相当于西医解剖学中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系统和解剖学的外生殖器官;③内肾、外肾合而为中医肾,相当于泌尿系统、生殖系统、下丘脑-垂体-腺轴(甲状腺、胸腺、肾上腺、性腺)系统及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系统。内、外肾在解剖上相互联系,生理上密切相关,病理上相互关联,治疗上互相影响。内肾、外肾是中医肾的物质及功能基石,肾阴、肾阳是中医肾的物质及功能的运用和体现。

    内肾外肾论进一步具体阐明中医肾之解剖、生理基础,丰富了中医基础理论及中医男科学理论。它不但丰富、充实、发展了中医基础理论藏象学说的内容,而且对其他学科疾病发病机制、临床诊治等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此外,它明确和发展了《内经》对肾的阐述,构建了中、西医学理论实践融会贯通之桥梁,从而使中西医均能够理解和接受,有利于学科的发展。

    此外,徐福松等[6-7]还提出男科腺、性、精、育四大主症概念,认为男科四大主症既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其中腺是基础,性是外象,精是物质,育是结果,四者存之与共,缺一不可。腺、性、精、育说的理论研究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医男科学内涵,是男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2 中医药关于男科疾病病因及辨治新说

    2.1 男科病“辨体质”说

    体质学说早在《黄帝内经》就有相关论述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21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