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18年第20期
编号:13289014
单孔腹腔镜疝气针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效果(2)
http://www.100md.com 2018年7月15日 《中国医药导报》 2018年第20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9月~2017年9月在绵阳市中心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IIHC患儿160例进行研究,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并批准。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经超声检查显示为腹股沟疝,并由手术证实是斜疝[6];②年龄≥6个月;③有手术指征;④患儿的家长已知情同意此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其他种类的疝疾病;②有IIHC手术史者;③先天型心脏病者;④有血液疾病者或恶性肿瘤者。将160例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80例。观察组中,男59例,女21例;年龄6个月~7岁,平均(3.12±0.34)岁;患儿均为单侧疝,含对侧隐性疝11例。对照组有男60例,女20例;年龄7个月~8岁,平均(3.14±0.29)岁;患儿均为单侧疝,含对侧隐性疝12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两组患儿在术前接受常规血液检查及心肺等器官的影像学检查。观察组患儿予以SPLHN术式治疗,对照组患儿予以传统的两孔法腹腔镜术式治疗。两组患儿在手术前先给予全麻,并取其仰卧位,将监视器置于患儿尾侧,而术者应站立在患儿病灶侧的对侧位置。取患儿脐部纵向切口0.5 cm,放入5 mm的Trocar制造气腹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22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