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18年第22期
编号:13283764
冠心病介入术后缬沙坦对冠脉再狭窄的影响(3)
http://www.100md.com 2018年8月5日 《中国医药导报》 2018年第22期
     冠脉再狭窄传统定义为造影证实以前治疗的冠脉节段或边缘管腔直径狭窄减少50%以上。目前认为PCI术后再狭窄的主要原因为血管内膜损伤,局部组织过度炎症或愈合反应引起,或是与内皮修复延迟相关。内膜损伤后可导致中膜平滑肌增殖及细胞基质沉积,引起新生内膜增生或炎症增生,进而导致再狭窄[18]。缬沙坦通过选择性阻断血管紧张素受体1,阻断了AngⅡ的生理生物学作用,引起AngⅡ合成反馈性增加,血液与组织中AngⅡ水平升高,作用于血管紧张素受体2,产生扩血管、抗细胞增殖、调节细胞凋亡等作用[19-20]。近年来AngⅡ对内皮祖细胞凋亡的影响成为研究热点,内皮祖细胞能分化为内皮细胞,促进血管修复[21-22]。

    本研究结果显示,缬沙坦加入PCI患者的治疗后,冠脉狭窄发生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同时ET-1明显降低,其可降低细胞外基质的乘积,减少对内膜细胞的损伤,提示经缬沙坦治疗后能有效降低内皮素及炎症因子的含量。同时缬沙坦能有效降低炎性因子的含量,这能较好地减少支架置入处炎性反应的发生,改善狭窄的发生 ......
上一页1 2 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07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