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干预原发性痛经机制最近研究进展(2)
3 协调神经与神经递质代谢现代医学认为,μ受体和κ受体是和疼痛相关的阿片受体主要亚型[21]。作为主要的镇痛物质,内源性阿片肽和阿片受体在中枢神经和外周神经均广泛分布,两者均通过抑制如P物质(SP)、乙酰胆碱、5-羟色胺(5-HT)等兴奋性神经递质的释放,在痛觉信息的传递与调制中发挥重要效应。同时,阿片受体和G蛋白发生偶联,抑制腺苷酸环化酶的活性和钙通道,并激活钾通道,阻止痛觉冲动传导,从而发挥镇痛作用。作为一种激素肽类和初级神经元递质,SP可将疼痛刺激传向中枢脊髓,使机体产生疼痛感,同时在中枢末梢释放并引起该神经支配区的血管扩张,通过增加通透性来减轻疼痛感。
周瑾等[22]研究表明,不同艾灸量分别艾灸关元穴均可上调寒凝证类痛经模型大鼠脊髓μ受体蛋白的表达,通过干预脊髓内阿片受体表达而达到镇痛效应。朱江课题组[23-24]研究表明,粗针、深刺、行手法针刺寒凝证类痛经模型大鼠三阴交穴可明显上调中脑和脊髓内κ受体和μ受体蛋白表达,并上调其子宫μ受体蛋白表达;同时,针刺三阴交或关元穴均可明显上调其子宫μ受体mRNA表达[25]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14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