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18年第33期
编号:13266375
苓甘五味姜辛汤及其类方治疗痰饮病的探讨(2)
http://www.100md.com 2018年11月25日 《中国医药导报》 2018年第33期
     1.3 理法探幽

    1.3.1 上焦中焦同治 《素问·经脉别论》谓:“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这是人体水液的正常代谢过程。若中焦脾胃的运化功能以及肺的宣发肃降功能出现异常,则会导致水液运化不畅凝聚为痰,方中干姜、茯苓皆归脾胃经,能够温化中焦已聚之水湿,使水运饮消;细辛、五味子皆归于肺经,散中有收,散收并行,使肺的宣发肃降功能恢复正常,肺气通达,则上焦水饮得以运化。

    1.3.2 温药和之 得温行、得寒聚乃饮邪形成的一般规律,故本方中用姜、辛、草等味甘性温之品,使阳气得以回升、气机得以运化;又配伍茯苓可行消开导,以给饮邪出路,使饮去痰消气自顺。张仲景在《金匮要略》提出“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痰饮基本治疗原则,“以温药和之”即于温补药之中,稍加行消利导之品,以达到温补助阳、行水消饮之效果,从本方的组成来看与“温药和之”的基本治疗思路完全契合[10-11]。

    1.3.3 治痰先治气 朱丹溪《丹溪心法》曰“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我们从痰与气的相互关系可知,津液代谢障碍则聚而成痰,痰若久蕴可进而阻碍气机的升降运行,因此调畅气机,祛除痰饮可使津液得以流通,如肺失宣降、痰浊内阻,可用宣通降逆之法,使气机顺畅,津液得以在体内正常运输,正所谓“人之气道贵乎顺,顺则津液流通[12]。由上述可以看出治疗痰饮病首先治气的重要性,肺主一身之气,肺气失于宣降,导致全身水液代谢失常,水液停聚则成痰,因肺的开合失司所致的哮喘可以作为寒饮伏肺的主要症状之一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91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