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19年第17期
编号:13370611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血清IL-33、sST2、MCP-1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2)
http://www.100md.com 2019年6月15日 《中国医药导报》 2019年第17期
     [Key words] Chronic hepatitis B virus; Soluble growth STimulation expressed gene 2; 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1; Interleukin-33

    目前,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仍是我國公共卫生事业重点关注的问题,根据统计我国约有乙型肝炎感染者1.5亿,感染者人数众多,且是演变为肝硬化的最主要原因[1]。目前,对于肝硬化的发病机制仍未完全明确,相关研究表明,炎症损伤、纤维细胞转化等在肝硬化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2-3]。白细胞介素-33(IL-33)是新近发现的具备多类生物效应的细胞因子,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是IL-33的重要受体[4]。研究发现,当IL-33与sST2结合后可以介导细胞内信号转导,启动一系列炎性变化过程[5];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为CC趋化因子家族成员之一,在人体发生炎性反应时会出现异常表达[6]。本研究分析了上述三种因子对人体肝组织炎症的评估作用,选择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为分析对象,旨在提出新的肝组织炎症血清学指标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55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