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病人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的研究进展(2)
1.1 国外标准化病人的意义1963年,由Barrow教授[3]培养的第1例神经科标准化病人被首次应用于医疗教学中,就此标准化病人正式成为现代医学教育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此后,标准化病人便作为教学手段之一,已经登上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高等医学院校的专业教育、研究等领域的舞台[4]。自20世纪90年代起,加拿大和美国的医学教育联络委员会做出要求将标准化病人作为考试评估[5]应用在医学生毕业前的临床技能考核中,从此正式立足于医学历史舞台,为医学教育的完善开辟了先河。
1.2 国内标准化病人的意义
1993年,我国首次引入标准化病人技术。至1998年,李勤等[6]则明确提出在住院医师临床技能的考评中使用标准化病人,并指出可以将标准化病人作为考核的重要手段纳入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临床技能考试中,其不但可体现住院医师在培训过程中的不足,同时亦可体现出其所在教学单位的教学水平。随后,李晖等[7]亦提出在儿科的临床教学中加入标准化病人的应用,并指出其不但可以锻炼医学生的临床思维,同时增强了学生在相关学习中的注意力与积极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并在病例的书写、临床诊治的思路以及最终考核方面均优于接受常规教学的同学,收益显著。何晓峰等[8]亦指出将标准化病人应用于内科临床教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及客观结构化临床技能考核中,并且经试验得到考核学生的认可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33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