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19年第22期
编号:13414962
谷氨酸受体与精神分裂症治疗的研究进展(2)
http://www.100md.com 2019年8月5日 《中国医药导报》 2019年第22期
     2.1 甘氨酸调节位点激动剂

    NMDAR是由3种不同亚基构成的异四聚体,其激活条件特殊,需要同时结合谷氨酸和甘氨酸。尽管内源性甘氨酸浓度已经很高,但是体内的GMS却远未达到饱和,证明了GMS激动剂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可能性[5]。

    目前,关于GMS激动剂的临床试验已经有70多项,主要包括甘氨酸、D-丝氨酸、D-丙氨酸、D-环丝氨酸,但结果尚无一致性。临床前及小规模临床研究均显示GMS激动剂能够改善患者的阳性、阴性症状以及认知功能。美国国立精神卫生研究所进行了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多中心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结果显示不论D-环丝氨酸还是甘氨酸对阴性症状或认知症状均无效果[6]。研究人员[7]发现D-环丝氨酸联合氯氮平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可能使患者的症状恶化。有学者提出[8],氯氮平显著高于其他抗精神病药物的疗效,可能是作用于谷氨酸受体,而当联合激动剂以后,过度激活NMDAR,导致谷氨酸过度释放,产生神经毒性,才会导致症状的恶化。

    2.2 甘氨酸转运体-1抑制剂

    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突触间隙的甘氨酸水平受到突触前膜甘氨酸转运体的调节,其中甘氨酸转运体-1(GlyT1)与调控突触间隙甘氨酸浓度有关 ......
上一页1 2 3 4 5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48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