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19年第22期
编号:13414838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EMPs、hs-CRP变化及临床意义(2)
http://www.100md.com 2019年8月5日 《中国医药导报》 2019年第22期
     [Key words]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Endothelial-derived microparticles; 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Gensini score; Vascular stenosis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由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引起,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1]。据报道[2],我国患有AMI的人数超过200万,每年新发病人数在1万例以上,且近年来AMI发病率仍呈增高趋势。AMI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突发的胸骨后压榨性疼痛、不适、意识障碍等,严重者可导致心力衰竭,甚至死亡[3-4]。早期判断血管狭窄程度对延缓AMI患者病情进展、提高预后有着重要意义[5]。内皮微颗粒(endothelial microparticles,EMPs)具有促炎、促凝和影响血管舒缩的功能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85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