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在儿童肥胖型哮喘治疗中的应用(2)
2 “肺与大肠相表里”基础理论“肺与大肠相表里”是中医学藏象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理论。脏与腑的关系,是脏腑阴阳表里的配合关系。肺属脏而大肠属腑,肺属阴而大肠属阳,肺为里而大肠为表,如明代张景岳《类经·十二经化》[8]所云:“下络大肠,络,联系也……肺脉络于大肠,以肺与大肠为表里也……”;手太阴经属肺络大肠,手阳明经属大肠络肺,两者虽居所不同,但通过经络、气血、津液,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从而构成肺肠表里体系。
肺主宣发肃降,大肠主传导糟粕。肺气清肃下降,气机疏通、畅达,津液正常布散,能够促进大肠传导,反之肺气壅塞,宣肃失司,气不下行,大肠传导失司,腑气不通;另外,大肠传导功能正常,糟粕下行,亦有助于肺气的肃降。若大肠实热,传导受阻,影响肺的宣肃,则出现胸满、咳喘。哮喘发作时,肺气壅塞,气机升降失司,津液运行不畅,肠腑失养,大肠传导能力失职,致使腑气不通,糟粕传导失常,临床多表现为腹胀满、腹痛,大便不通或不爽、纳差等;另外,肺与大肠两者互为表里,肠腑不通,则腑气上逆,又可加重肺气壅塞,恶性循环,病情缠绵难解。
现代免疫学发现[9],呼吸道、肠道是机体与体外环境相互接触的主要渠道,呼吸道黏膜免疫系统和肠道黏膜免疫系统在整个人体免疫系统的发育和完善过程中占有重要作用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92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