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19年第27期
编号:13405935
调督熄风针法对肝阳上亢非杓型高血压病患者的影响(3)
http://www.100md.com 2019年9月25日 《中国医药导报》 2019年第27期
     “调督熄风”针法在选穴方面,以调督为主,督脉是全身经络、脏腑气血传输的枢纽。取督脉之穴既可调节督脉经气,疏通脑络,取百会穴点刺,以泻法为主,起到直折冲逆、缓解压力的作用;同时重视健脾补肾以熄风,秉承李东垣重视脾胃的思想,取曲池、中脘联合足三里注重调理脾胃,补益气血,交通上下;另取肝肾经原穴太溪、太冲,与督脉穴位相配达到调补肝肾、风熄眩止的作用。选穴原则将远端取穴与局部取穴相结合,达到快速减轻症状的目的。另有现代研究表明[7],刺激百会等穴可抑制交感神经兴奋,调控儿茶酚胺的分泌,减少肾上腺素含量,从而降低血压;刺激曲池穴可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及交感神经兴奋[8];足三里[9]穴位可抑制中脑“防御反应”区域或下丘脑,从而控制刺激引起的反射性血压升高;Zhou等[10]研究表明,太冲能够调节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降低胰岛素抵抗以及交感神经活性。

    调督熄风针法是燕赵高氏针灸学术流派调督系列针法之一,该流派的主要创立者之一高玉瑃教授自幼随父习医,继承经验的同时又结合六十载的临床经验,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与临证心得,该流派重视辨证选穴,针法轻灵,重视针刺顺序,善用子午流注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51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