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19年第28期
编号:13446491
影响小儿推拿临床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探讨(4)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0月5日 《中国医药导报》 2019年第28期
     [5] 汪受传,虞坚尔.中医儿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22-27,31-32.

    [6] 胡正明.夏禹铸《幼科铁镜》中小儿推拿简介[J].按摩与导引,2004,20(2):7-8.

    [7] 张汉臣.小儿推拿学概要[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6,53-55.

    [8] 张锐.张汉臣小儿推拿流派学术思想及技法特色介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32(2):502-504.

    [9] 李雪,邵湘宁.刘氏小儿推拿配穴原则及君臣佐使观[J].时珍国医国药,2017,28(9):2195-2196.

    [10] 唐李梅.浅谈影响推拿手法中补与泻的因素[J].内蒙古中医药,2011,30(18):42-43.

    [11] 金义成,陈志伟,蒋诗超.海派儿科推拿[M].青岛:青岛出版社,2017:35-37.

    [12] 邵湘宁.刘氏小儿推拿传真[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65-69.

    [13] 查炜.论推拿补泻[J].按摩與导引,1999,15(1):1-3.

    [14] 方雪婷,许莉.小儿推拿手法中频率快慢补泻对小儿便秘的临床观察[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7(4):136, 138.

    [15] 吕谢照,韩树贤,赵琼梅,等.推拿手法缓急补泻的历史沿革及研究概况[J].湖南中医杂志,2015,31(10):70-71,103.

    [16] 邵湘宁.推拿中的患儿心理初探[J].按摩与导引,1998(5):45-46.

    [17] 杨叶娇,邰先桃.论调神在小儿推拿中的重要性[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7,8(4):1-3.

    [18] 樊云.浅析小儿推拿的心理干预与治疗作用[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2,19(5):88-89.

    [19] 张万里,武扬,宋鹏飞,等.浅谈“协调统一”的医患关系在推拿治疗中的作用[J].湖南中医杂志,2014,30(10):128-129.

    [20] 王晓令.小儿饮食习惯培养的重要性及方法研究[J].人人健康,2017(16):282.

    (收稿日期:2019-03-04 本文编辑:顾家毓), http://www.100md.com(王文奕 王桂茂 蔡君豪 纪清)
上一页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