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湿”论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1例(3)
3 按语3.1 病例分析
结合患者具体临床表现严谨辨证,我们认为本例患者烟酒史30年以上,长期过食肥甘,醇酒厚味,辛辣香燥,损伤脾胃,致脾胃运化失职,积热内蕴,化燥伤津,消谷耗液,发为消渴。《丹溪心法·消渴》篇云:“酒面无节,酷嗜炙烳……于是炎火上熏,脏腑生热,燥热炽盛津液干焦,渴饮水浆而不能自禁。”《素问·上古天真论》云:“男子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本案患者已步入七八之岁,消渴日久迁延不愈,五脏功能日趋减退,导致机体亏虚,同时气血津液运行不畅,为本病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条件。故本例发病根本机制为脏腑亏虚。在脏腑亏虚基础上,又长期饮酒,导致湿邪留着,阻滞经脉气血,发为消渴病痹痿。故治疗方面,应从“湿”论治,湿为阴邪,易损伤阳气,阻遏气机,侵入最易留滞于脏腑经络,阻遏气机,使脏腑气机升降失常,湿邪阻滞经络关节,阳气不得布达,则见肌肤不仁、四肢关节疼痛重浊;湿浊在上,则面垢、眵多;湿滞大肠则大便溏泄;湿浊下注,则小便浑浊;湿性故口干不欲饮;湿邪浸淫肌肤,则可见肤痒、湿疹浸淫流水等;舌淡暗苔黄厚腻,脉弦滑,均为湿热内蕴之证。清代叶桂《温热论》说“湿盛则阳微”。吴塘《温病条辨·上焦篇》谓:“其性氤氲黏腻,非若寒邪之一汗即解,温热之一凉即退,故难速已。”本病缠绵难愈,故需患者有较强的耐心、信心和较高的依从性。
3.2 方药分析
治疗方面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42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