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在实验动物兔中的应用进展(2)
虽然兔模型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已得到肯定,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方面,兔的胸部近似球形,心脏在胸腔内的位置、方向与人类存在一些差别,兔的心尖更向后、向左,心底更向前,使图像采集变得复杂,尤其是心尖的标准切面较胸骨旁切面不易获得。有研究指出[5],兔模型中,心尖切面和由此测得的纵向应变较胸骨旁切面测得的圆周应变及径向應变的可行性稍低。另一方面,家兔心率快,为了可靠地捕获峰值变形速度,就需要对超声仪器及探头做出合理选择。推荐使用带有啮齿动物模式的心脏专用电子相控阵探头,频率10~12 MHz,二维帧频>100 fps,以获得可靠的应变数据,避免取样不足[6]。3 2D-STE在兔模型中的应用
3.1 对缺血性心脏病模型的诊断作用
正常情况下,心肌由最外层的心外膜下肌纤维、中层肌纤维和最内层的心内膜下肌纤维构成。心内膜下肌纤维收缩引起纵向缩短,而心外膜下肌纤维收缩引起圆周方向缩短,各个方向的收缩均可引起径向增厚。心肌功能异常根据累及的心肌层不同分为心内膜下、透壁性和心外膜下心肌功能异常。
3.1.1 缺血再灌注模型 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开通闭塞的冠状动脉是恢复心肌供血的最常用方法,然而缺血再灌注损伤(reperfusion injury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93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