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2012
编号:13483632
扶阳理论在中医外治法中的应用(2)
http://www.100md.com 2020年4月25日 《中国医药导报》 202012
     [Key words] External trea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uyang theory; Warming and removing stasis; Warming and reinforcing yang

    医的繁体字为“醫”,会意字,从“殹”,从酉。其中矢是指箭,匚是指盛箭的框,代表有的放矢,殳是指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意指治病时的扣击声。“酉”,用以医疗的酒。整个字的意思就是医生治病时针对病灶,外用药酒,进行涂抹拍打,以此可推知古人认为医学最早的治病方法是外治法。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中医外治法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清朝吴尚先倾尽毕生心血著《理瀹骈文》,是一部承前启后、影响深远的中医外治法专著,建立了完备的外治理论体系。吴尚先将外治病情用八纲辨证方法归纳为实热证、实寒证、虚寒证、虚热证,分别治以清阳膏、散阴膏、扶阳膏、滋阴膏[1]。其中蕴涵了扶阳理念,扶阳理论不光是内治法有运用,外治法也有运用。扶阳理论在中医外治法中的应用可将其分为两大类来指导临床:一是以温通化瘀为主,包括针刺、刮痧、推拿、踩跷、捏脊和气功等;二是以温补扶阳为主,包括艾灸、药浴、中药贴敷、石蜡疗法等。如此更能有选择地运用于临床中的虚证、寒证、瘀血证等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98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