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志宏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性眩晕的临床经验(2)
1 历代医家对眩晕研究眩晕亦称为“头眩”“眩冒”,《内经》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脑为髓之海……髓海不足泽脑转耳鸣”,认为眩晕与肝、肾关系密切[4-5]。金元四大家对本病见解独到,其中刘河间认为眩晕多由风、火二因所致;李东垣认为眩晕病机为脾胃虚弱,清阳不升;朱丹溪总结前人经验,提出“无痰不作眩”的著名论断[6];张子和应用瓜蒂散破痰实,辨证论治胸中有痰实之眩[7]。张景岳在前人基础上又提出“无虚不作眩”。而后世医家治疗本病时,注重从肝肾论治。近代张山雷、张锡纯等医家在总结前人基础上,开创眩晕症分肝阳上亢、肝肾阴虚、气血上冲等多个证型,并据此提出理法方药[8]。
杨志宏认为眩晕乃虚实夹杂之证,既有气血肝肾之本虚,又有湿痰火瘀夹杂冲于脑络之标实,即病本虚而标实。他认为此病既有痰瘀阻络、风火上扰之势,又有脾胃虚弱、清阳不升之态。肝阳宜潜降,脾气宜升发,痰瘀宜通化。治疗时当虚实兼顾,宜平肝潜阳、潜而擒之,升发脾胃清阳、升而纵之,亦反映了杨志宏临证思辨时常用的纵擒摄宣的治疗法度。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性眩晕时,以调整阴阳,补虚泻实为总法,在平肝熄风基础上,以清化火热、健脾祛痰、化瘀通络、补益固本共举,随证加减。
2 眩晕的临证思路
刘完素在《素问玄机原病式》中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掉,摇也,眩,昏乱眩运也。风主动故也。所谓风气甚……则为之旋转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35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