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2027
编号:13806663
中医药治疗肢体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研究进展(2)
http://www.100md.com 2020年9月25日 《中国医药导报》 202027
     1 ASO的传统中医观

    ASO是一种最终导致患者趾(指)节坏死脱落的慢性周围血管疾病,主要病发于四肢末端,在祖国传统医学上被称为“脱疽”“坏疽”或“脱痈”。初期患者无明显症状或仅出现患肢有麻木感、发凉或皮肤苍白等症状,病程发展继而出现疼痛,日久皮色发黑直至坏死和脱落,好发于老年人或者糖尿病患者。ASO的发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大量研究证实了随着年龄的增加,人体动脉钙化的现象日趋明显。王馥香[4]认为阳气虚衰、瘀血阻络、血脉闭塞是ASO发病的主要病机。同时郭娴等[5]也认为老年人属于年老体弱,人体正气不足,阳气渐衰,故寒邪易入侵,遂致气血运行不畅,则瘀血乃成,瘀伤津液,治之宜以养阴清热,益气化瘀。《黄帝内经》中对ASO并没有作出专门论述,然而《素问·上古天真论》中阐述:“男子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此条文阐述的是有关肾阳虚及其治疗的思想,同时也是后世医者治疗肾阳虚证的重要基石。临床研究报道证实了ASO主要好发于“七八”年龄段,因此也被人们称为老年病,其阐述的病机实质之一为肾阳虚衰,阳气亏虚则无力鼓动气血导致血液瘀滞[6]。“脉道以通,气血乃行”,脉络在中医生理学上具有经脉和络脉之分,输送气血的主干是经脉,络脉与经脉分布不同,主要分布于皮肤腠理,以发挥其营养脏腑腠理的作用。ASO迁延不愈,早期主要损伤于较大的经脉,病程后期则致使细小的络脉发生病变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49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