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2030
编号:13796421
针刺治疗失眠的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进展(2)
http://www.100md.com 2020年10月25日 《中国医药导报》 202030
     耳甲电针[16-17]可改善睡眠,降低失眠患者后扣带回与默认网络内部楔前叶、左侧角回、左侧额上回等区域的功能连接,提示耳甲电针具有调制默认网络的作用,是其治疗失眠的潜在机制。有研究显示[5],肝俞、期门穴拔罐治疗与口服艾司唑仑均可增强右侧海马与左侧喙前扣带回(突显网络和默认网络主要节点)的功能连接,提示两种治疗均可通过调节网络功能而改善睡眠。

    由上可以得出,针刺可调控失眠患者情绪、认知相关脑区的功能活动以及默认网络、情绪网络及突显网络等网络功能连接,从而稳定情绪、改善睡眠。

    2 生理状态下针刺失眠常用腧穴fMRI研究

    fMRI研究显示[18],生理状态下针刺相关腧穴可以激活特定脑区,显示了腧穴的特异性。百会为失眠常用腧穴,可安神定志。电针[19]健康者百会穴,可以增加眶额叶前脑皮层、中扣带回及楔前叶等区的局部一致性(ReHo),降低前扣带回、丘脑、壳核ReHo值,相关区域多与情绪控制相关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72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