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2030
编号:13796593
PFNA及InterTan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3)
http://www.100md.com 2020年10月25日 《中国医药导报》 202030
     近年来对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已从髓外固定转变为髓内固定,临床上髓内固定的器械较多,目前以PFNA及InterTan内固定作为代表[14-15]。PFNA适合亚洲人群的股骨近端解剖结构,属于第3代髓内固定装置,螺钉的主钉有6°的外偏角,术中进针点的选择多选择股骨大粗隆顶点,操作方式也十分简便[16-17]。相关生物力学研究显示[18-19],PFNA中的螺旋刀片具有良好的抗切割能力,尤其适用于骨质疏松骨折的治疗。InterTan是一种新型的髓内钉装置,主钉具有4°的外偏角,该装置主要是利用拉力螺钉、加压螺钉所组合而成的联合螺钉进行内固定,主钉的近端方形截面设计有助于减少股骨外侧壁的应力,在抗旋转、抗剪折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20-21]。

    本研究两组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早期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提示两者在促进关节功能恢复方面疗效相近。但PFNA内固定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24 h引流量更多,分析是由于InterTan内固定中所使用的组合螺钉置入操作更为复杂相关,在罗成辉等[22]研究中也得出了相似结论。而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PFNA内固定患者的骨折的总发生率明显更高,分析原因考虑如下:①PFNA内固定中导针位置不佳,术中开髓点偏内,容易导致远端接触到股骨外侧的皮质 ......
上一页1 2 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17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