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2030
编号:13796599
筛上颌窦气房的影像解剖学特点及其与泡状中鼻甲的相关性(2)
http://www.100md.com 2020年10月25日 《中国医药导报》 202030
     鼻窦是鼻部重要解剖结构之一,形态不规则,也是耳鼻喉科手术常涉及的部位[1-2]。在四组鼻窦中,筛窦是结构变异最大的鼻窦[3]。后组筛窦向眶下气化突入到上颌窦后上部,位于上颌窦与眼眶之间且引流于上鼻道,称为筛上颌窦(EMS)气房[4-5]。由于其发生率不高,未引起广泛的关注。当EMS气房的气化程度较大时可能阻塞上颌窦口,影响上颌窦的引流[6]。在内镜鼻窦手术(ESS)中,EMS气房可能会导致筛窦和上颌窦开放不全,而残留的筛窦也是术后鼻窦炎复发的重要因素[6-7]。若术中对EMS气房识别不精确,术者可能会误将其当成上颌窦进行开放。因此,术前需精确识别EMS气房并了解其影像解剖学特点。

    泡状中鼻甲,又称为鼻甲泡,是窦口鼻道复合体区域常见的鼻腔解剖变异之一[8-9]。泡状中鼻甲可能会引发鼻中隔偏曲、鼻窦炎和结构性鼻炎等疾病[10-12],其形成原因一直存在争议。传统的观念认为泡状中鼻甲是因筛窦向内下气化中鼻甲形成,而起源于筛窦的EMS气房的气化范围是眶下及中鼻甲基板后部[13]。因此,推测EMS气房可能与泡状中鼻甲有一定相关性。

    尚无研究对EMS气房进行测量和分型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38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