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幸福生活指南》 > 2014年第9期
编号:12807580
初中数学课堂“学案导学”模式的探索(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9月1日 刘志权
第1页

    参见附件。

     “学案导学”不仅仅只是一种形式,也不仅仅只是一种方法,更重要的是一种教学理念的体现。简单寻求方法的改革是不可能成功的。首先是理念的改变。理念不改变,就没有教育的改变。改革教育教学,首先从老师改起。而不是从学生改起。这既给我们提供了广阔的探索空间,也给我们推进“学案导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3.2“学案导学”要正确处理好主体与主导的关系

    “学案导学”强化了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主体”地位,但却不应削弱教师组织、引导、鼓励、评价等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导”作用。注重探究学习是“学案导学”的显著特征,但这并不排斥教师必要的讲解,不能认为“学案导学”就是一种固定的教学模式,有时候,必要的讲授法还是可以穿插其中的。

    3.3“学案导学”要努力营造民主平等的人文氛围

    教师在课堂上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积极利用成功的学习体验促进学生的学习。“学案导学”的关键是把主要依靠“教”转变为主要依靠“学”。这里的“先学”、“先做”、“不教”等都需要依靠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来完成的。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相信学生,依靠学生,学生是教育对象,更是教育资源。“有困难,找学生”,学生的力量是无穷的,是一笔取之不尽的教育资源,教师千万不能浪费,对其要好好挖掘、把握和利用。

    3.4“学案导学”要建立自主有序高效的学习小组

    “学案导学”离不开小组的学习。它尤其强调让学生管理学生,为此,教师要建好“课代表——组长——组员”的三级管理网络,实行小组捆绑考核制度,增强学生的互助合作意识。学生自主、自治显活力,实现生管生、生教生、生帮生,凸显学生个体生命的自主、灵动、独特,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价值取向。

    总之,数学教育的最终目标是激发学生的潜能,而学生的潜能又是无限的,问题在于我们如何去开发它。而“学案导学”就是遵循了学生生命发展的规律,实现对学生潜能的最大挖掘。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只有始终不渝地坚持“学案导学”,才能真正让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才能够真正实现生命教育的数学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郭思乐.《教育走向书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6月第1版

    [2]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北京师大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

    [3]李凌.《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实施生本教育》.2011年1月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