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亚太传统医药》》 > 2007年第7期
编号:11755624
中药材野生资源濒危并非中医药应用之过
http://www.100md.com 2007年7月1日 《亚太传统医药》 2007年第7期
野生变家种,原生态抚育
     摘 要:针对“中医太迷信野生动植物的药用价值,从而造成了对生态资源的破坏”的舆论和说法,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辨明是非:野生动植物的濒危不是中医药应用造成的;犀角、虎骨、羚羊角等的资源濒危遭禁用或限用后批准的各种“代用品”不宜以犀角、虎骨、羚羊角名义来误导医生与患者;要注意有些中药是不能以野生变家种的途径来解决中药资源的濒危或枯竭,在原产地利用现有的野生环境进行抚育,扩大种群,提供足够和合格的药材是保持和发挥中医药特色的正确决策。 

    关键词:中药材;资源濒危;野生变家种;原生态抚育

    中图分类号:R282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3-2197(2007)07-005-02

    国内外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中医太迷信野生动植物的药用价值,从而造成了生态资源的破坏,特别是有关国际组织把某些物种濒危甚至灭绝的责任归结于应用中医药。这些舆论和说法既不符合实际,也不能为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找到正确的途径,我们应该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辨明是非。

    1 野生动植物的濒危不是中医药应用造成的

    凡是与中医药有关的濒危物种,无一例外的是常用中药(如虎骨、犀角、羚羊角、麝香、野山参等),常用意味着有效,有效表明有科学道理。虎骨、犀角、羚羊角、麝香、野山参的资源不只存在于中国,但在两千多年的医药文明史上,只有中医发现和发明这些药物的奇特疗效,对人类保健事业作出了不朽而独特的贡献,是非物质文明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61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