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亚太传统医药》》 > 2007年第9期 > 正文
编号:11755511
紫草多糖对S180荷瘤小鼠红细胞膜流动性与带3蛋白的影响
http://www.100md.com 2007年9月1日 张秀娟 穆 坤 杨姗姗 季宇彬
第1页

    参见附件(2214KB,4页)。

     摘 要:目的:观察紫草多糖对S180荷瘤小鼠瘤重、红细胞膜流动性和带3蛋白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荧光探针DPH标记法测定红细胞膜的荧光偏振度P,计算微黏度(η)与膜脂流动性(LFU);电泳法测定红细胞膜带3蛋白含量。结果:紫草多糖中剂量组抑瘤率达43.05%;且各剂量组对红细胞膜膜脂流动性、带3蛋白均有影响,以中剂量组效果最佳,与对照组相比P<0.01,P<0.05。结论:紫草多糖通过影响荷瘤小鼠红细胞膜流动性和带3蛋白恢复红细胞的正常功能发挥其抗肿瘤作用。

    关键词:紫草多糖;抑瘤率;红细胞膜膜脂流动性;红细胞膜带3蛋白

    中图分类号:R96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197(2007)09-030-04

    自20世纪起,免疫学理论与技术开始用于肿瘤研究,对肿瘤细胞及其代谢产物有了一些重要发现。作为机体免疫系统,白细胞的免疫功能早已为人们所熟悉,而红细胞则一直被认为只是携带氧气和调节血液pH作用[1]。而现已公认,红细胞免疫在机体抗肿瘤中起着重要作用。

    紫草粗多糖是紫草水溶性提取物,多糖含量在30%左右。董建英[2]从紫草根水煎剂中提取有效成分——紫草多糖对机体具有增强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的作用。紫草多糖还具有非特异性的抗炎作用,提高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作用,提高血小板聚集的趋向,降低全血粘度的作用[3]。但是,紫草多糖的抗肿瘤作用却没有报道。我们在体内实验中发现紫草粗多糖对S180荷瘤小鼠有很好的抗肿瘤效果,抑瘤率高达43.05%,于是从红细胞免疫的角度出发,研究红细胞膜流动性和带3蛋白含量的变化,为紫草多糖体内抗肿瘤的研究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及瘤株

    昆明种小鼠18~22g(雌雄各半),S180(肉瘤)均购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

    1.2 实验药品

    紫草多糖(ZCP):徐州弘康科技有限公司,生理盐水溶解,置冰箱备用。

    1.3 主要实验仪器

    低温高速离心机(BECKMAN AvantiTM68 centrifuge);电热恒温水浴锅(江苏省金坛市荣华仪器制造有限公司);荧光分光光度计(RF-540,日本岛津公司生产);电泳仪(美国,Bio-Rad);凝胶成像系统(美国,Bio-Rad Gel Doc1000);752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光谱仪器有限公司)。

    1.4 主要试剂

    黄芪多糖(APS):由哈尔滨商业大学博士后工作站提供;考马斯亮蓝蛋白测定试剂盒(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DPH(Sigma公司生产);丙烯酰胺;甲叉丙烯酰胺;十二烷基硫酸钠;四甲基乙二胺;过硫酸铵等。

    2 实验方法

    2.1 小鼠模型、给药及抑瘤率的测定

    选用昆明种小鼠,体重(18~22g),雌雄各半。将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8只。无菌条件下抽取接种第7天的S180荷瘤小鼠腹水(癌细胞数>95%),用无菌生理盐水1∶4稀释,按0.2ml/只(4×107个细胞/ml),小鼠右前肢腋部皮下接种,接种24小时后,分别对6组小鼠进行腹腔给药。分别为ZCP高(400mg/kg)、中(200mg/kg)、低(100mg/kg)剂量组,黄芪多糖(100mg/kg)组,阴性对照组给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0.2ml/20g,1次/d,连续给药7d,停药24小时后处死,分别称取小鼠体重瘤块重,计算抑瘤率进行三次重复实验。

    2.2 小鼠红细胞膜的制备

    取上述处死前小鼠新鲜血液3000r/min离心5min,弃上清液,加PBS缓冲液3000r/min离心5min,洗涤3次,再以1∶1比例悬浮于PBS制成红细胞悬液,血球计数板计数。

    红细胞悬液加入低渗Tris-HCI溶液,同时加入蛋白酶抑制剂对甲苯磺酰氟(PMSF),4℃溶血12h,将所得红细胞溶血液以12000r/min,4℃离心15min,弃上清液,低渗Tris-HCI溶液洗涤3次,同上离心,吸取白色沉淀物,最后1∶1悬浮在pH7.4 PBS缓冲液中。

    2.3 膜蛋白定量-考马斯亮蓝试剂盒进行测定

    根据原始蛋白浓度值,将样品最终稀释至1mg/mL,-20℃保存备用。

    2.4 小鼠红细胞膜流动性的测定[4]

    (1)细胞膜的荧光标记:取一定量新配制的2mmol/L DPH(Sigma公司生产)四氢呋喃液分别加入到0.5ml RBC膜缓冲液中,25℃温浴30min,用PBS液洗涤1次,最后将细胞悬浮于PBS液中,即得DPH标记的细胞膜。

    (2)荧光偏振度的测定:本实验采用日本岛津公司生产的RF-540荧光分光光度计测荧光偏振度。激发波长λex362nm,发射波长λem432nm,狭缝10nm,测温25℃,计算偏振度(P)、微粘度(η)和膜脂流动性(LFU)。

    η=2P/0.46-P;LFU=(0.5-P)/P2

    2.5 小鼠红细胞膜带3蛋白含量的测定(十二烷基

    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

    (1)制胶。按表1,根据所需浓度,按比例取各种试剂,混匀,将凝胶溶液平稳地注入两层玻璃中,再在液面上小心注入一层水(2~3cm高),以隔绝空气,静置直至凝胶的形成。

    待分离胶完全聚合(胶层与上面的水相或水饱和异丁醇之间有明显的界面),吸净上层液体。按比例混匀浓缩胶的各成分,以连续平稳的流速在分离胶上面注入浓缩胶液至玻板顶端,然后小心插入梳子,注意不得在齿尖留有气泡。

    待浓缩胶至完全聚合后,取梳子、夹子以及环绕在玻板周围的乳胶条,注意不要改变两块玻板的相对位置。将此凝胶板安置于电泳槽中,在电泳上、下槽即两侧电极槽中注入电泳缓冲液,注意缓冲液与凝胶上下两端之间不要有气泡。气体可用尖端弯曲的滴管排出。

    (2)上样。缓冲液按1∶1或1∶2比例与蛋白质样品混匀,100℃保温3~5分钟,冷却至室温。先在凝胶玻璃上做记号,用微量进样器分别吸取膜样品20μl。加样完毕后,立即用电极槽缓冲液进行覆盖,这样在接着加上下槽电极缓冲液时,可以使样品免受干扰。

    (3)电泳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214KB,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