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亚太传统医药》》 > 2008年第1期
编号:11755193
野山参的来源、形态、产地、类别及鉴别
http://www.100md.com 2008年1月1日 《亚太传统医药》 2008年第1期
     摘 要:野山参的发现距今有4000年历史,我国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记载,人参的功能为“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将人参列为最佳补品。自汉代以后,人参即被列为珍贵药材,广泛用于治疗各种疾病。近代的人参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都是应用人工栽培的园参进行化学检测的。野山参的近代研究报道较少,仅仅略知其与园参化学成分相近,少数成分含量差异较大,这正是野山参的独特作用所在。目前我国科学工作者从人参中分离出人参皂苷30余种,如Ra1、Ra2、Rb1、Rb2、Rb3、Ro、Rd、Rg1、Rg2等,检测证明,野山参的含量都数倍于人工栽培的园参。这些有效成分对治疗心肌供氧不足,心肌梗死,有明显效果,它的强心作用,可用于抢救心源性和失血性休克。同时,人参皂苷有促智作用,可抗老年痴呆症。

    关键词:野山参;产地;类别;中药材鉴别

    中图分类号:R28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97(2008)01-037-03

    1 野山参的来源与形态特征

    人参为五加科(Araliaceae)植物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的干燥根。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对人参下的定义为:“栽培者为园参”;“野生者为山参”。人参为多年生草本,高30~70cm,主根肉质,下端多分枝,顶端有根茎,主根与根茎等长或较短。由于野山参长在大自然中,没有人工控制干扰,长的千姿百态,形态各异,有的呈人字形,有的呈园柱形或纺锤形,长有很多须根。其外观特征明显区别于栽培园参,野山参的地下茎芦头特别长,长度超过主根的1至3倍,而栽培园参的地下茎芦头仅为主根的1/10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45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