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微信文章 在线书籍 资料下载 健康杂志 报刊选编 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 学报 中国医学 卫生总论
保健: 新闻 评论 视点 常识 疾病 症状 养生 用药 护理 急救 健身 美容 两性 育儿 四季 读物 更多
中医: 常识 教材 思考 中药 医理 临床 针骨 民族 文化 著作 验方 图谱 食疗 药物 药业 药市 新药 搜索 英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亚太传统医药》》 > 2008年第3期 > 正文
编号:11754783
红花对ADP给药家兔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
http://www.100md.com 2008年3月1日 周 剑 刘荣华 李 祥


第1页

    参见附件(974KB,2页)。

     摘 要:目的:探讨红花活血化瘀的作用机理,研究红花各部位对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及各部位浓度与血小板聚集抑制作用的量效关系。方法:以不同浓度的红花水提、醇提及多糖部位对家兔体外给药,分别测定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结果:红花在体外对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醇提部位和多糖具有浓度依赖性的抑制作用,其作用强度随着红花剂量的增加而增强。结论:红花各部位对抑制血小板聚集均有效,但抑制率并不呈线性关系。

    关键词:红花;ADP;血小板聚集率

    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是传统的活血化淤中药,临床上用于活血通经、去淤止痛、跌打损伤等。动脉血栓形成是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和其它血栓栓塞性疾病发病的重要环节,血小板聚集是动脉血栓形成的重要诱因,因此,抑制血小板聚集是临床上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许多具有活血化淤作用的中药都含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有效组分,对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多集中在水部位。本研究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对红花水提液、红花醇提液和红花多糖成分的抗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进行了量效关系的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仪器

    JA1203上皿电子天平,上海天平仪器厂生产;PAPERI型血小板聚集及血凝测定仪,北京世帝科学仪器公司生产;LDZ52离心机,北京医用离心机厂生产;XSP13型光学显微镜,南京江南光学仪器厂生产。

    1.2 药物

    红花水提液、红花醇提液、红花多糖(实验室制备,配成1g/ml,给药前稀释),曲克芦丁注射液(天津药业焦作有限公司生产),枸橼酸钠(上海化学试剂研究所生产),4 5′腺苷二磷酸二钠盐(ADP)(上海楷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氯化钠注射液(南京小营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磷酸盐缓冲液(PBS)(中杉金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上海旭东海普药业有限公司生产)。

    1.3 药物和试剂配制方法

    曲克芦丁:取50mg/ml的曲克芦丁注射液,用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48mg/ml,4℃保存。

    3.8%柠檬酸钠溶液:取枸椽酸钠3.8g,置于80ml双蒸馏水中,不断搅拌,待完全溶解后再加入双蒸馏水至100ml,4℃保存。

    ADP:取ADP 4.7mg,置5ml PBS缓冲液中,震荡至完全溶解再加PBS缓冲液至6.525ml,先配成0.72mg/ml的保存液,分装于具塞密封管,0.2ml/支,-20℃保存,临用前以0.1mol/L PBS缓冲液做5倍稀释即可。

    1.4 实验动物

    新西兰家兔,由江宁县汤山青龙山动物繁殖场提供。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2.1 实验方法

    2.1.1 血小板制备

    家兔颈动脉取血,以3.8%枸橼酸纳抗凝(血∶抗凝剂=9∶1),收集于离心管中,以1000r/min离心10min后取上清液,得富血小板血浆(PRP),余下部分以3000r/min离心10min后取上清液,得贫血小板血浆(PPP)。用PPP稀释PRP使血小板数目为360×109/ L。

    2.1.2 体外血小板聚集实验

    启动血小板聚集仪预热30min,分别取250μl PRP加入测试杯中,分别加入药液10μl,在37℃预温槽中预热1min,然后放入测试孔,按“开始”键,立即加入10μl诱导剂。测最大聚集率。空白对照组以等量生理盐水代替,同法操作。

    抑制率(%)=

    空白对照组最大聚集率-给药组最大聚集率空白对照组最大聚集率×100%

    2.2 实验结果

    红花水提、醇提和多糖部位均有一定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醇提部位和多糖具有浓度依赖性的抑制作用,但并不呈线性分布,水提部位在给药浓度为24mg/ml时抑制率达到最大,再提高浓度抑制率略有下降。

    3 讨论

    实验结果表明,红花各部位对体外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均有抑制作用,水提部位主要活性成分为红花黄色素类的多种查尔酮苷混合物[1,2],尤以羟基红花黄色素A为主,抑制率达到38.18%,后呈下降状态,作用相比醇提和多糖部位并不突出,只在12mg/ml浓度时占优势。可能是由于水提部位的制备采取的是热提的方式,并不是一般红花黄色素类的冷浸提取法[3],对其中黄酮类成分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所致。中药的服用多采取煎煮的方法,因此对热提条件下化学部位药效作用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

    红花醇提部位和多糖部位的抑制率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呈良好的药效作用,但不以线性关系分布,有研究表明,红花醇提物抗PAF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作用比水提液强[4]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974KB,2页)
如果您在使用手机等流览时无法查看或下载全文,可能是被搜索引擎失真“转码”,请点击屏幕最下方的“电脑版”或“原网页”访问。


限于服务器压力,网站部分信息只供爱心会员或有一定积分的注册会员流览。
此 pdf全文 需要 5 积分(免费注册登录后每天可以领取10个积分)。
用户名
密 码
  忘了密码

如果您还不是100md.com会员,欢迎 免费注册
如果您想获得积分,点击这里 查看积分规则
如果您有实力支持百拇发展,欢迎 爱心捐助
如果您想订购杂志,请直接与《亚太传统医药》编辑部联系。
    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   推存给朋友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