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亚太传统医药》 > 2010年第8期 > 正文
编号:11995181
室性心律失常120例急诊治疗体会
http://www.100md.com 2010年8月1日 李明俊
第1页

    参见附件(536KB,1页)。

    李明俊 天津市宝坻区八门城医院;

    【摘要】目的:探讨室性心律失常的急诊治疗体会。方法:对120例室性心律失常急诊患者分别给予胺碘酮和/或倍他乐克治疗,分析治疗前后患者心率、血压、QT间期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指标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对于心功能正常、无器质性心脏疾病的良性室性早搏患者给予倍他乐克治疗效果良好;应用联合疗法治疗,显效37例,占30.8%(37/120),有效率45.8%(55/120),总体有效率达76.6%;治疗后患者血压、心率、QT间期及心功能均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β-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治疗合并器质性心脏疾病病变室性心律失常疗效较好,可作为急诊科治疗的首选药物。

    【关键词】 室性心律失常 碘酮 倍他乐克

    【分类号】R541.7

    室性心律失常是心源性猝死的高危因素,是心血管内科常见病症,室性心律失常的有效及时救治对挽救患者生命具有重要意义[1]。室性心律失常指源于心室的心律紊乱,包括室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速)、室性早搏(早搏)、心室颤动(室颤)等[2],不仅是造成器质性心脏疾病患者发病及死亡
------
     室性心律失常是心源性猝死的高危因素,是心血管内科常见病症,室性心律失常的有效及时救治对挽救患者生命具有重要意义。室性心律失常指源于心室的心律紊乱,包括室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速)、室性早搏(早搏)、心室颤动(室颤)等,不仅是造成器质性心脏疾病患者发病及死亡的主要原因,也是引起非心脏疾病患者猝死的主因之一。目前室性心律失常治疗仍以药物治疗为主,但并未达到十分理想的治疗效果。本篇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治疗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120例的临床资料(部分患者联合应用胺碘酮及B-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治疗),分析疗效,以总结临床治疗经验,报道如下。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536KB,1页)